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氮掺杂碳层包覆纳米金催化5-羟甲基糠醛非临氢转化制5-甲基糠醛
文献摘要:
生物质资源丰富、价格低廉,是有机碳的唯一可持续与可再生来源,如能将其有效转化将足以满足人类对燃料和化学品日益增长的需求.生物质衍生的5-羟甲基糠醛(HMF)具有良好的反应性能,被誉为有望跨越化石能源经济与可持续经济之间鸿沟的关键平台分子.但HMF高度不稳定及见光易分解等缺点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其广泛应用,基于此,5-甲基糠醛(5-MF)是一种HMF的脱氧衍生物,作为另一种有前途的平台化合物近期引起了广泛关注.目前,由HMF直接转化制5-MF的报道相对较少,且存在需使用氢气或效率较低等问题.如何利用生物质衍生的甲酸(FA)作为氢源,高效的将HMF转化为5-MF仍存在挑战.本文设计合成了一种氮掺杂的多孔碳层(NPC)包覆的纳米金催化剂(Au-4/TiO2@NPC),用于HMF催化转化,以FA为氢源,实现了5-MF的高选择性和高收率合成.采用简单的两步法制备Au-4/TiO2@NPC.用沉积-沉淀法制得具有均一尺寸(约为4 nm)纳米Au的Au-4/TiO2,再将其置于多巴胺溶液中利用多巴胺的自氧化作用在其表面形成一层聚多巴胺(PDA)膜,经高温煅烧将PDA膜转化为NPC层.系统考察了Au粒径、多巴胺浓度和煅烧温度等条件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最佳催化剂Au-4/TiO2@NPC在4倍化学计量的FA(相较HMF)和180℃条件下反应1.5 h,HMF 100%转化,5-MF收率达95%,其性能远高于无NPC包覆的Au-4/TiO2以及半包覆的催化剂.X射线光电子能谱结果表明,催化剂中Au具有明显的电子结合能偏移,表明Au呈富电子状态.一氧化碳-原位红外漫反射结果表明,Au-CO线式吸附峰发生红移,NPC向Au转移电子.为进一步探究其高活性的原因,测试了不同催化剂对关键反应步骤即中间产物脱羧和甲酸分解的性能.结果表明,Au-4/TiO2@NPC促进了HMF与FA的优先酯化并显著抑制了FA的无效分解,由此促进了HMF中羟基的选择性甲酰化-脱羧,从而促进了5-MF的生成.此外,得益于PDA衍生的氮掺杂多孔碳层的稳定化作用,该催化剂可有效阻止Au纳米颗粒在反应条件下的团聚烧结,表现出较好的稳定性.本文提出的催化剂制备策略为面向生物质资源可控转化的多相催化剂的理性设计提供了潜在指导.
文献关键词:
5-羟甲基糠醛;5-甲基糠醛;金催化;氮掺杂的多孔碳;生物质炼制
作者姓名:
张姜;王子剑;陈慕耕;朱义峰;刘永梅;贺鹤勇;曹勇;包信和
作者机构:
复旦大学化学系,分子催化和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上海200433;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洁净能源国家实验室,催化国家重点实验室,辽宁大连116023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张姜;王子剑;陈慕耕;朱义峰;刘永梅;贺鹤勇;曹勇;包信和-.氮掺杂碳层包覆纳米金催化5-羟甲基糠醛非临氢转化制5-甲基糠醛)[J].催化学报,2022(08):2212-2222
A类:
氮掺杂的多孔碳
B类:
氮掺杂碳,包覆,羟甲基糠醛,生物质资源,价格低廉,有机碳,生来,有效转化,化学品,HMF,反应性能,被誉为,化石能源,能源经济,鸿沟,脱氧,衍生物,前途,平台化合物,接转,用氢,氢气,利用生物,FA,设计合成,NPC,纳米金催化剂,Au,TiO2,催化转化,高选择性,两步法,沉淀法,均一,一尺,自氧化,氧化作用,聚多巴胺,PDA,高温煅烧,统考,煅烧温度,催化剂活性,化学计量,半包,光电子能谱,结合能,一氧化碳,原位红外,漫反射,红移,高活性,中间产物,脱羧,甲酸分解,酯化,甲酰,酰化,氮掺杂多孔碳,稳定化,纳米颗粒,反应条件,团聚,烧结,催化剂制备,制备策略,略为,多相催化剂,理性设计,生物质炼制
AB值:
0.30591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