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新型萘/苝酰亚胺取代丁二炔衍生物的合成及拓扑聚合
文献摘要:
经5步反应制备了萘/苝酰亚胺取代的端炔和碘炔单体,通过Sonagashira偶联反应合成了2个新型对称丁二炔单体浅黄色粉末2-[4-(4-{4-[7-(庚-3-基)-1,3,6,8-四氧亚基-1,2,3,6,7,8-六氢异喹啉并[6,5,4-def]异喹啉-2-基]苯基}丁-1,3-二炔基)苯基]-7-(辛-4-基)-1,2,3,6,7,8-六氢异喹啉并[6,5,4-def]异喹啉-1,3,6,8-四酮(diNDI)和暗红色粉末2-[4-(4-{4-[1,3,8,10-四氧亚基-9-(二十三烷-12-基)-1,2,3,8,9,10-六氢异喹啉并[6',5',4':9,1,2]蒽并[6,5,10-def]异喹啉-2-基]苯基}丁-1,3-二炔基)苯基]-9-(二十三烷-12-基)-1,2,3,8,9,10-六氢异喹啉并[6',5',4':9,1,2]蒽并[6,5,10-def]异喹啉-1,3,8,10-四酮(diPDI),产率分别达60%和70%.由于NDI和PDI基元的强吸电子作用,diNDI和diPDI表现较低的最低未占分子轨道(LUMO)能级,分别为?3.80和?3.70 eV.单晶数据表明,萘酰亚胺基元的分子间氢键及π-π作用对diNDI分子堆积结构起主导作用,diNDI呈层状堆积模式.由差示扫描量热(DSC)实验结果可知,diNDI丁二炔经加热可发生固态聚合.加热条件下diNDI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及原位拉曼光谱特征峰以及在波长532 nm激光强度为10%的辐照条件下原位拉曼光谱特征峰的变化均表明diNDI微纳晶发生了非常规的1,4-加成聚合,并且新生成的共轭主链是无序的,同时发现激光辐照条件下更易促进聚合反应.
文献关键词:
丁二炔;萘/苝酰亚胺侧基;单晶结构;拓扑聚合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刘情情;王普;王永帅;赵曼;董焕丽
作者机构: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北京分子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有机固体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90;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刘情情;王普;王永帅;赵曼;董焕丽-.新型萘/苝酰亚胺取代丁二炔衍生物的合成及拓扑聚合)[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22(06):121-130
A类:
Sonagashira,diNDI,diPDI
B类:
苝酰亚胺,丁二炔,衍生物的合成,拓扑聚合,应制,端炔,偶联反应,反应合成,浅黄色,色粉,亚基,异喹啉,def,苯基,暗红色,二十三,基元,分子轨道,LUMO,能级,eV,萘酰亚胺,胺基,分子间氢键,堆积结构,层状,差示扫描量热,DSC,固态,吸收光谱,原位拉曼光谱,光谱特征,特征峰,激光强度,非常规,加成聚合,共轭,主链,激光辐照,聚合反应,单晶结构
AB值:
0.298706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