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伎乐与伎乐供养的音乐文化内涵探析
文献摘要:
伎乐一词在佛教话语中泛指一切音乐舞蹈.音乐的声相变化无常、迁流不停而暂闻即灭.因此早期佛教认为伎乐会妨碍修行,世间的一切声色犬马都是可能诳惑凡夫的存在,能使人生起贪爱和执着.供佛赞佛之伎乐琴歌与世俗伎乐有着巨大差异.伎乐供养因其所获功德无量,被佛教徒推崇备至.供养的意义不在于佛菩萨的需要,而在于通过供养活动使供养者获得福报.大乘佛教的理论更是强调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槃.歌舞伎乐所可能引起各种情绪反应和情感体验反而成了修行过程中的增上缘.由此伎乐供养更可以使国土中其他众生得以听闻好音声,从而达到饶益众生的目的.这是伎乐供养的价值和意义之所在,由此,而言伎乐供养的殊胜功德与禁戒伎乐的戒律要求才能够获得统一.
文献关键词:
伎乐;供养;佛教音乐
作者姓名:
贾茹
作者机构:
陕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贾茹-.伎乐与伎乐供养的音乐文化内涵探析)[J].青海社会科学,2022(05):192-197
A类:
乐一词
B类:
伎乐,供养,音乐文化内涵,文化内涵探析,泛指,切音,音乐舞蹈,相变化,变化无常,迁流,妨碍,修行,世间,声色犬马,凡夫,生起,执着,供佛,琴歌,世俗,功德无量,佛教徒,推崇备至,菩萨,养活,福报,大乘佛教,烦恼,菩提,生死,涅槃,歌舞伎,情绪反应,情感体验,增上,上缘,生得,听闻,音声,价值和意义,殊胜,禁戒,戒律,佛教音乐
AB值:
0.47608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