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脑膜炎败血伊丽莎白菌耐药性的研究进展
文献摘要:
脑膜炎败血伊丽莎白菌(Elizabethkingia meningoseptica,EM)可引起肺部感染、新生儿脑膜炎、菌血症等疾病,医院重症监护病房检出率较高,是院内感染的重要病原体之一.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EM对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氟喹诺酮类等临床常用抗菌药物呈多重耐药,给临床治疗带来极大困难.目前EM的耐药机制研究主要集中于产生药物灭活酶、药物作用靶位改变、外排泵、形成生物膜等方面.EM可同时携带多个耐药基因,如GOB、BlaB、CME等,从而介导多重耐药.本文就国内外EM耐药现状、耐药机制进行综述,旨在为预防和控制EM的医院内感染提供参考.
文献关键词:
脑膜炎败血伊丽莎白菌;耐药;耐药基因;耐药机制
作者姓名:
巫祺乐;方子璇;袁舒颖;陈妍雯;陈力;孙桂芹
作者机构:
浙江中医药大学医学技术与信息工程学院,浙江杭州 310053;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基础医学院教育部、卫健委、医科院医学分子病毒学重点实验室,上海 200032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巫祺乐;方子璇;袁舒颖;陈妍雯;陈力;孙桂芹-.脑膜炎败血伊丽莎白菌耐药性的研究进展)[J].微生物与感染,2022(01):47-54
A类:
脑膜炎败血伊丽莎白菌,meningoseptica,GOB,BlaB
B类:
耐药性,Elizabethkingia,EM,肺部感染,新生儿脑膜炎,菌血症,重症监护病房,病原体,内酰胺,酰胺类,氨基糖苷类,氟喹诺酮类,常用抗菌药物,多重耐药,耐药机制,生药,灭活,药物作用,靶位,外排泵,生物膜,耐药基因,CME,耐药现状,预防和控制,医院内感染
AB值:
0.26083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