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浮动汇率持续期的国别差异:计量识别、经济解释与政策含义
文献摘要:
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作为宏观经济政策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经济运行和宏观政策效果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基于155个经济体1980-2016年的面板数据,利用生存分析模型中非参数、半参数技术系统研究浮动汇率制度持续期在不同发展阶段经济体中的差异性.研究发现:非参数估计的主要结果表明浮动汇率制度在发达经济体的持续期最长,在发展中经济体的持续期居中,浮动汇率制度持续期在新兴经济体最短.发达经济体金融发展程度越高,其退出浮动汇率制度的风险越低.新兴经济体贸易集中度、经济发展程度和金融发展程度提高,其退出浮动汇率制度的风险均增加.发展中经济体估计结果表明其政治、经济和金融因素具有较大波动性,这些因素能通过不同渠道和机制对其汇率制度选择产生影响.
文献关键词:
汇率制度选择;持续期;K-M估计;Cox比例风险模型;时依协变量
作者姓名:
李淼;郝玉青;路继业
作者机构:
上海师范大学 旅游学院, 上海 201418;哈尔滨哈银消费金融有限责任公司,北京 100027;汕头大学 商学院, 广东 汕头 515063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李淼;郝玉青;路继业-.浮动汇率持续期的国别差异:计量识别、经济解释与政策含义)[J].商业研究,2022(02):30-39
A类:
时依协变量
B类:
持续期,国别差异,人民币汇率,汇率形成机制,宏观经济政策,政策框架,经济运行,宏观政策,政策效果,生存分析模型,技术系统,浮动汇率制,非参数估计,发达经济体,居中,新兴经济体,金融发展,发展程度,集中度,金融因素,大波动,波动性,汇率制度选择,Cox,比例风险模型
AB值:
0.20776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