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2019年二连浩特口岸啮齿动物及其携带病原体调查
文献摘要:
目的 了解二连浩特口岸地区鼠类及其携带病原体的情况,为口岸加强鼠类防控工作提供数据.方法 2019年5-6月,在二连浩特口岸采用单公顷24小时夹法和5米夹夜法捕鼠,对捕获的鼠类进行分类鉴定,并检测11种鼠传疾病的核酸.结果 2019年5-6月,在二连浩特口岸区域捕获鼠类140只,经鉴定分为2目5科7属8种,长爪沙鼠104只,占捕获鼠类的74.29%,为优势鼠种.工作区仅捕获小家鼠,占总捕获数的1.43%;野外捕获的以长爪沙鼠为优势种,占总捕获数的74.29%,夜行鼠占总捕获数的10.00%.检测的11种病原体中,巴尔通体阳性率40.54%、斑点热立克次体阳性率9.91%和无形体阳性率为6.31%.结论 二连浩特口岸鼠类密度较高,有增加鼠疫疫情传播的风险;各类啮齿动物存在不同病原体感染,应加强口岸疫情防控工作.
文献关键词:
二连浩特;口岸;啮齿动物;病原体
作者姓名:
邬婧;魏怀波;白长江;杨喜凤
作者机构:
二连浩特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二连浩特国际传染病防治培训中心、二连海关口岸门诊部)) 内蒙古,二连浩特,0111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邬婧;魏怀波;白长江;杨喜凤-.2019年二连浩特口岸啮齿动物及其携带病原体调查)[J].口岸卫生控制,2022(04):54-57
A类:
B类:
二连浩特口岸,啮齿动物,带病,口岸地区,鼠类,防控工作,公顷,夹法,夹夜法,捕鼠,分类鉴定,岸区,长爪沙鼠,小家鼠,优势种,夜行,巴尔通体,体阳,斑点热,立克次体,无形体,鼠疫,疫情传播,病原体感染,口岸疫情防控
AB值:
0.27431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