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市民化与农业转移人口的共同富裕——对"农转非"居民工资同化过程的分析
文献摘要:
中国农业转移人口与城市居民间巨大的工资差距是关乎共同富裕能否实现的重要问题.在农业转移人口大规模市民化的背景下,获得城市户口的"农转非"居民能够实现与城市居民在工资收入上的经济同化吗?以劳动力市场制度性分割的形成与弥合为线索,搭建了一个分析和讨论"农转非"居民能否实现工资同化的理论框架,并利用2013年中国家庭收入调查(CHIP)的城市居民数据,通过Oaxaca-Blinder工资分解、倾向得分匹配(PSM)等多种实证工具考察了"农转非"居民工资同化在时间维度上的动态过程,以及这种动态过程在不同所有制部门、不同"农转非"亚群体中的异质性特征.研究发现:传统城乡二元结构下的劳动力市场分割是农业转移人口不能完成工资同化的制度诱因;在市民化之后,随着劳动力市场分割问题的逐步消除,"农转非"居民能够逐步实现与城市原住居民的工资同化,但大约需要20年以上的时间;在异质性分析当中,公有制部门"农转非"居民以及由于土地被征用而实现"农转非"的居民完成工资同化所需的时间更长.上述研究结果表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在保障工资收入公平方面具有巨大的社会福利效应,市民化应该成为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一个重要战略支点.
文献关键词:
市民化;农转非;工资同化;工资歧视;共同富裕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许岩
作者机构:
重庆工商大学长江上游经济研究中心,重庆 400067;重庆工商大学经济学院,重庆 400067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许岩-.市民化与农业转移人口的共同富裕——对"农转非"居民工资同化过程的分析)[J].人口与经济,2022(03):130-148
A类:
工资同化,制度性分割
B类:
农转非,居民工资,中国农业,城市居民,工资差距,城市户口,工资收入,劳动力市场制度,弥合,中国家庭,家庭收入,CHIP,Oaxaca,Blinder,工资分,倾向得分匹配,PSM,时间维度,动态过程,所有制,亚群,异质性特征,城乡二元结构,劳动力市场分割,原住居民,异质性分析,公有制,地被,征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收入公平,社会福利效应,实现共同富裕,共同富裕目标,战略支点,工资歧视
AB值:
0.26853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