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血栓弹力图联合凝血指标检测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文献摘要:
目的:分析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后不同临床阶段外周血血栓弹力图(TE G)、常规凝血指标检测的水平,探讨TE G与传统凝血指标检测在评估慢性肝病患者凝血功能方面的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9月~2020年2月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15例,依照慢性肝病患者不同临床阶段的诊断标准分为四组:慢性乙型肝炎组42例(慢乙肝组),乙肝肝硬化组38例(肝硬化组),HBV相关肝衰竭组35例(肝衰竭组),筛选同期30例献血员为健康对照组;分别抽取研究对象外周血检测血常规、常规凝血全套、TE G参数,并进行比较.结果:(1)四组中慢乙肝组较对照组常规凝血指标及TEG参数的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肝硬化、肝衰竭组患者外周血浆PT、APTT较对照组及慢乙肝组明显延长,INR值明显升高(P<0.001),而PTA、FIB、全血中PLT较对照组及慢乙肝组明显降低(P<0.001).肝衰竭组与肝硬化患者组相比较外周血浆中的PT、APTT较肝硬化患者延长(P<0.001)、INR高于肝硬化患者(P<0.001);肝衰竭患者外周血浆中PTA、FIB、全血中PLT明显低于肝硬化患者(P<0.001).(3)肝硬化、肝衰竭组患者外周全血R值、K值较对照组及慢乙肝组明显延长,CI值明显升高(P均<0.001),而α-角、MA较对照组及慢乙肝组明显减低(P<0.001).肝衰竭组与肝硬化组相比较外周全血中的R值、K值较肝硬化患者延长(P<0.001)、CI值高于肝硬化患者(P<0.001);肝衰竭患者外周全血中α-角、MA明显低于肝硬化患者(P<0.001).(4)R、K、PT、APTT、INR值评估肝衰竭组凝血功能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28、0.864、0.805、0.851、0.767(P<0.05).R值及K值曲线下面积最大,且敏感度及特异度均高于常规凝血指标(P<0.05).结论:TEG是评估慢性肝病患者凝血状态的一种综合、可靠指标,TEG联合检测常规凝血指标,对全面评估慢性肝病患者凝血功能的变化发挥重要作用.
文献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凝血指标;血栓弹力图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张爱芸;马娟;张旭;张平;孙静;韩凯明;王煜
作者机构:
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感染疾病科,宁夏 银川750004;宁夏医科大学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张爱芸;马娟;张旭;张平;孙静;韩凯明;王煜-.血栓弹力图联合凝血指标检测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的应用研究)[J].包头医学院学报,2022(10):16-21
A类:
B类:
血栓弹力图,指标检测,乙型肝炎患者,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临床阶段,常规凝血指标,传统凝血指标,慢性肝病,诊断标准,标准分,四组,慢乙肝,乙肝肝硬化,肝衰竭,献血,外周血检测,血常规,全套,TEG,APTT,INR,PTA,FIB,全血,PLT,肝硬化患者,周全,MA,减低,凝血功能的,凝血状态,可靠指标,联合检测
AB值:
0.17042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