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乐治:儒家的理想化善治模式——以《乐记》为中心的探讨
文献摘要:
在礼乐文化背景下,乐既"通伦理"又"与政通",其古音读作"岳"和"洛",亦随之有礼乐之乐和喜乐之乐二义.从政治思想的角度来看,喜乐之乐为早期儒家最高的政治伦理准则和政治理想境界,礼乐之乐则可视为达致这一境界的致治途径.以乐为中心建构的儒家政治思想体系即为乐治,其强调以乐治心进而以乐治国,并与礼治相辅相成,同时也不排斥政、刑.乐治对民众情感需求的高度重视体现了传统礼乐文化的人文精神,乃古代民本理念与王道理想的集中表达,是一种理想化的善治模式,可与仁政、义政、礼治并称,为传统儒家德政体系中的一支.
文献关键词:
乐;乐治;《乐记》;礼治;德政
作者姓名:
冯兵;张晓丹
作者机构:
厦门大学哲学系 福建厦门,361005;华侨大学哲学系 福建厦门,36102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冯兵;张晓丹-.乐治:儒家的理想化善治模式——以《乐记》为中心的探讨)[J].学术研究,2022(10):23-29
A类:
B类:
乐治,理想化,善治模式,乐记,礼乐文化,文化背景,政通,古音,音读,读作,之乐,乐和,喜乐,二义,政治思想,早期儒家,政治伦理,伦理准则,政治理想,理想境界,达致,思想体系,即为,礼治,民众情感,情感需求,人文精神,民本,王道理想,仁政,并称,德政,政体
AB值:
0.47760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