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流动儿童社会排斥感与城市融入及市民身份认同的关系——流动时间的"倒U型"影响与调节作用
文献摘要:
对广西368名4-6年级的壮族流动儿童进行问卷调查,并采用基于形成性测量的偏最小二乘法结构方程模型(PLS-SEM)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现:(1)壮族流动儿童的社会排斥感低,城市融入高,市民身份认同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但部分流动儿童存在城市融入与市民身份认同不同步的分离现象;(2)社会排斥感对壮族流动儿童城市融入和市民身份认同都具有显著负向预测作用,且城市融入在社会排斥感与市民身份认同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3)壮族流动儿童的城市融入和市民身份认同都存在时间效应,且呈倒U曲线,但市民身份认同的发展变化比城市融入慢;(4)流动时间调节了社会排斥感与城市融入的关系以及城市融入在社会排斥感与市民身份认同之间的中介作用.
文献关键词:
少数民族;流动儿童;歧视知觉;社会排斥;社会融入;市民化
作者姓名:
欧贤才;黄欢;李金德
作者机构:
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大学商学部,广西南宁530007;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政厅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政政策研究中心,广西南宁530022;广西民族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广西南宁530006
引用格式:
[1]欧贤才;黄欢;李金德-.流动儿童社会排斥感与城市融入及市民身份认同的关系——流动时间的"倒U型"影响与调节作用)[J].青少年研究与实践,2022(02):10-19
A类:
B类:
流动儿童,社会排斥,城市融入,身份认同,壮族,形成性,偏最小二乘法结构方程模型,PLS,中等偏上,上水,不同步,预测作用,完全中介,时间效应,歧视知觉,社会融入,市民化
AB值:
0.19386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