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粤港澳大湾区空气污染物的时空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文献摘要:
基于粤港澳珠三角洲空气质量监测数据,利用克里金插值法和Spearman秩系数相关法分析了2015-2021年大湾区空气污染物的时空分布特征,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分析了自然、社会因素对空气污染物的影响.结果表明,近7年大湾区的空气质量整体向好,PM10、PM2.5年均值分别为40.32、23.38μg·m-3,均低于新标准二级限值,O3、NO2、SO2年均值分别为51.68、33.45和6.61μg·m-3.其中,SO2质量浓度低于新标准一级限值,CO年均值为0.68mg·m-3,CO、PM2.5、NO2、PM10和SO2年均质量浓度呈下降趋势,降幅分别为23.67%、39.48%、27.02%、33.75%和41.21%,季节上表现为冬季最高、春秋季次之、夏季最低.O3年均质量浓度呈波浪上升趋势,升幅为14.54%,季节变化为:秋季>春季>冬季>夏季,O3质量浓度升高的原因可能是副热带高气压带和台风外围的大气环流形式等不利气象条件和O3前体物高排放逐渐升高等人为排放因素等共同影响的结果.O3的空间分布表现为东莞、深圳、港澳和江门南部等东部沿海地区高于中西部内陆地区,高值质量浓度达48~70μg.m-3,其他污染物质量浓度呈"中西—东部"递减趋势.气温、日照时数和风速与CO、NO2、PM10、PM2.5和SO2质量浓度呈负相关,与O3呈正相关,相对湿度与O3呈负相关,与其他污染物呈正相关,降水量对珠港澳三地污染物质量浓度影响不一.能源消耗、工业生产、人口和机动车数据等是影响大湾区空气质量的主要因素.本研究结果可为粤港澳大湾区在大气污染防治、环保策略制定等方面提供参考.
文献关键词:
空气污染物;时空分布;灰色关联分析;粤港澳大湾区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代园园;龚绍琦;张存杰
作者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遥感与测绘工程学院,南京210044;国家气候中心,北京10008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代园园;龚绍琦;张存杰-.粤港澳大湾区空气污染物的时空分布及其影响因素)[J].环境工程学报,2022(12):4001-4017
A类:
B类:
粤港澳大湾区,空气污染物,珠三角,三角洲,空气质量监测,克里金插值法,时空分布特征,灰色关联分析法,社会因素,PM10,PM2,年均值,新标准,O3,NO2,SO2,68mg,春秋季,波浪,升幅,季节变化,副热带,高气压,压带,台风,大气环流,流形,不利气象条件,前体物,放逐,人为排放,东莞,江门,东部沿海地区,内陆地区,其他污染物,污染物质量浓度,日照时数,相对湿度,降水量,能源消耗,机动车,大气污染防治,策略制定
AB值:
0.26058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