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多手段融合探索高超声速湍流与多物理场耦合机理
文献摘要:
临近空间高超声速飞行器是事关国家空天安全和产业发展的战略高技术,现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在临近空间下层以较低马赫数飞行,一般仅考虑湍流效应;另一类是在临近空间中上层以较高马赫数飞行,一般仅涉及高温真实气体效应(气体离解或电离、材料催化或氧化等).随着临近空间飞行器向全空域、更高马赫数发展,湍流与高温真实气体效应将同时存在,产生高温湍流与化学反应、热质传输、等离子体流动等多物理场耦合的一系列新效应、新问题.上述问题在科学认知上存在盲区,现有高温气体动力学和湍流理论对耦合作用机理及其影响规律难以作出有效解释;在预测能力上存在短板,现有解耦的预测手段偏差较大,将导致工程设计保守,严重影响飞行器性能指标.
文献关键词: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袁先旭;傅亚陆;周清清;杜雁霞;刘朋欣;杨肖峰
作者机构: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四川 绵阳 6210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袁先旭;傅亚陆;周清清;杜雁霞;刘朋欣;杨肖峰-.多手段融合探索高超声速湍流与多物理场耦合机理)[J].科技成果管理与研究,2022(06):63-65
A类:
高温真实气体效应
B类:
融合探索,多物理场耦合,耦合机理,高超声速飞行器,天安,战略高技术,低马赫数,湍流效应,另一类,中上层,高马赫数,离解,电离,临近空间飞行器,全空域,数发,化学反应,热质传输,科学认知,盲区,气体动力学,湍流理论,耦合作用,预测能力,解耦,预测手段
AB值:
0.29116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