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目的地区域内旅游线路模式及客流影响因素研究
文献摘要:
基于大样本数据的分析有助于深入揭示游客在目的地区域内迁移模式与扩散的空间特征.文章以江苏省为例,研究游客在省域尺度的区域内聚和扩散,对多节点线路距离和游客移动步长分布特征进行了刻画,使用最优标度回归模型分析了多种因素对各景区接待不同移动模式游客量的影响程度.结果 表明:(1)外来游客在江苏省内的多节点模式空间距离呈现指数型分布规律,相应距离模式上的游客量呈现幂指数分布,游客在高等级景区间转移的移动步长呈现指数分布;(2)省域客流内聚于南京、苏州、扬州与无锡的三角地带,"烟花三月下扬州"的季节性使得客流在苏中地区较为活跃;(3)景区等级、创建年限、所在城市和距离市中心距离等因素对游客的不同移动模式选择有普遍的显著影响,在重要性程度上差异明显.多节点模式游客偏好高价门票型景区,受景区区位便利性影响更强,而单节点模式受景区面积和季节性影响较大,高等级景区和高满意度会促使游客继续游览下一节点.文章在大数据支持下总结了游客移动规律特征,对比不同模式客流偏好的多因素影响机制,有助于深入大尺度目的地区域内部以景区为节点的游客空间行为研究,也为在实践中具体评价游线质量,优化景区间交通体系,并促进目的地全域协调发展提供了应用方法参考.
文献关键词:
目的地区域;旅游线路;游客偏好;数字足迹;最优标度回归
作者姓名:
刘培学;陆佑海;张金悦;张建新;张宏磊
作者机构:
南京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江苏南京210023;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江苏南京210023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刘培学;陆佑海;张金悦;张建新;张宏磊-.目的地区域内旅游线路模式及客流影响因素研究)[J].旅游学刊,2022(06):14-26
A类:
目的地区域,最优标度回归,最优标度回归模型
B类:
旅游线路,客流影响,大样本,内迁,迁移模式,空间特征,省域,内聚,多节点,点线,步长,接待,移动模式,游客量,模式空间,空间距离,指数型,幂指数,指数分布,高等级,扬州,无锡,三角地,烟花,三月,苏中地区,所在城市,离市,中心距,模式选择,游客偏好,高价,门票,区区,便利性,单节点,游览,一节,大数据支持,不同模式,多因素影响,大尺度,区域内部,游客空间行为,线质量,交通体系,应用方法,数字足迹
AB值:
0.35060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