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中国应急管理的适应性:理论内涵与生成机理
文献摘要:
伴随全球风险社会的深度演化,新兴风险、巨灾、跨界危机频繁发生,相互叠加,凸显了突发事件不确定性的增强及其对应急管理适应性的挑战.对既有的跨学科体系的梳理显示,应急管理的适应性不仅生成于过程维度,也生成于结构维度,是在突发事件事中和事后生成的突生结构和网络结构,以实现结构的优化.以此为参照,中国应急管理的适应性可界定为,通过响应、恢复、学习等关键过程,应急管理结构由科层结构向兼容科层结构和网络结构的混合结构的演化.对最近20年重大突发事件的案例研究显示,中国应急管理适应性的生成主要得益于三种机理:在自然灾害应对中生成的政社协同、在事故灾难应对中生成的政企协同、在公共卫生事件应对中生成的跨部门协同.着眼于未来,中国需要走向第四代应急管理体系,以提升适应性为中心,建设更加开放的应急管理体系.
文献关键词:
应急管理;适应性;突发事件;不确定性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张海波
作者机构:
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张海波-.中国应急管理的适应性:理论内涵与生成机理)[J].理论与改革,2022(04):99-113
A类:
第四代应急管理体系
B类:
理论内涵,生成机理,全球风险社会,新兴风险,巨灾,跨界危机,确定性的,跨学科体系,结构维度,突生,过响应,关键过程,管理结构,混合结构,重大突发事件,灾害应对,政社协同,事故灾难,政企协同,跨部门协同,加开
AB值:
0.34202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