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基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识形态重建
文献摘要:
全球化、后工业化运动伴随着风险社会而来,在此背景下,中国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张,这意味着意识形态重建的任务摆在了我们面前.意识形态构成了社会的一个部分,甚至是社会构成中的重要因素.长期以来,人们总是把科学与意识形态对立起来,崇尚科学而否定意识形态.与之不同,马克思主义对意识形态所持的是一种客观的态度,认为意识形态和科学一样,都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因为反映了客观现实的要求而在人的行动中发挥作用.就科学与意识形态的功能来看,是具有历史性的,在不同的时代,其功能实现的社会后果是不一样的.在风险社会的生成中,科学与意识形态都有责任.随着人类进入了风险社会,面对着社会的高度复杂性和高度不确定性,需要重建意识形态,以求适应这个时代的合作行动的要求.这种意识形态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在性质上,都具有合作的特征,都从属于合作行动的要求.
文献关键词: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风险社会;意识形态;科学技术;合作制组织
作者姓名:
张康之
作者机构:
浙江工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引用格式:
[1]张康之-.基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识形态重建)[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22(01):113-123
A类:
B类: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形态重建,后工业化,风险社会,着意,形态构成,社会构成,崇尚,所持,客观现实,人的行动,能来,功能实现,社会后果,有责,对着,高度复杂,重建意识,合作行动,从属,合作制组织
AB值:
0.34519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