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数字化赋能新时代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逻辑、特征与路径
文献摘要:
新时代的中国金融改革着眼于供给侧结构,深入结构性"内里"是扭转金融与实体经济错配失衡的根本之策.数字化是新时代的强特征之一,数字化对金融的赋能效应是其适应不确定性的内在驱动力和深入结构性问题"内里"的关键所在.从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与演进过程出发,搭建赋能框架、梳理赋能逻辑.根据金融供给侧的结构性问题,得出数字化赋能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逻辑理路模型.在此基础上,研究指出以价值赋能为引领、技术赋能为支撑、重构赋能为行动的赋能以及赋能叠加,是推动中国特色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迈向适配、可持续发展的应有之义.研究结论表明:(1)数字化对于金融的决定性包括数字化的技术赋能、价值赋能、重构赋能以及赋能叠加,驱动着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2)以新时代五大发展观为根本的中国化数字经济赋能,即技术赋能是创新的驱动、价值赋能是绿色与共享的驱动、重构赋能是开放与协调的驱动.这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前提,通过赋能以及赋能叠加的高质量发展制度体系与政策分析范式.(3)这形成了赋能后特征,即技术赋能降低交易成本、价值赋能反对不可持续性、重构赋能呈现供应链金融模式、数字化赋能的鼓励与规范并重等.(4)数字化价值赋能引领驱动绿色、共享的普惠金融有序推进;数字化技术赋能创新驱动金融基础设施的完善与金融产品质效不断提高;数字化重构赋能的开放、协调驱动金融市场体系的结构优化,这构成了数字化赋能新时代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现路径.
文献关键词:
数字经济;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赋能效应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陈长
作者机构:
贵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贵州贵阳550025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陈长-.数字化赋能新时代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逻辑、特征与路径)[J].西安财经大学学报,2022(02):50-61
A类:
B类:
数字化赋能,新时代金融,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金融改革,内里,错配,赋能效应,确定性的,内在驱动力,结构性问题,演进过程,逻辑理路,价值赋能,发展观,数字经济赋能,马克思主义理论,政策分析,分析范式,交易成本,不可持续,供应链金融模式,普惠金融,有序推进,数字化技术,赋能创新,金融基础设施,金融产品,数字化重构,调驱,金融市场,市场体系
AB值:
0.1953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