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劳动二重性矛盾运动如何推动劳动幸福程度的持续提升
文献摘要:
劳动确证人的类本质,其展现的属人性即劳动幸福的属性.劳动属人性的提升即劳动幸福程度的提升.这种提升的动力不是来自外部,而是来自劳动自身所包含的二重性矛盾运动.劳动二重性不仅是理解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枢纽,也是理解马克思资本主义批判理论的密匙,因而具有丰富的哲学意蕴.在马克思对黑格尔劳动理论的批判中隐藏着劳动二重性思想的出场路径,异化劳动批判理论则构成其主体内容.哲学意义上的劳动二重性是指劳动积极性和劳动消极性.劳动积极性就是劳动对人的本质包括人的生命情感、社会价值的肯定性,体现的是劳动的属人性;劳动消极性则是劳动对人的生命情感、自由幸福的否定性,体现的是劳动的非属人性.从类别上看,劳动消极性包括人的主体感受的消极性、社会分工的消极性、劳动过程的消极性.劳动积极性和劳动消极性在劳动过程中是此消彼长的关系.从历时性维度看,整个人类历史表现为劳动积极性不断克服劳动消极性的进步过程.从共时性维度看,我们一方面要不断引导和限制资本逻辑,发挥劳动积极性;另一方面,也要通过人工智能和智能机器人的运用,不断克服劳动消极性,在劳动二重性的矛盾运动中最大化地保障劳动幸福,进而彰显劳动的属人性.
文献关键词:
劳动二重性;属人性;劳动积极性;劳动消极性;劳动幸福
作者姓名:
何云峰;朱丹
作者机构:
上海师范大学 知识与价值科学研究所,上海200234;上海对外经贸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20162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何云峰;朱丹-.劳动二重性矛盾运动如何推动劳动幸福程度的持续提升)[J].理论探讨,2022(04):120-127
A类:
劳动消极性
B类:
劳动二重性,矛盾运动,劳动幸福,确证,证人,人的类本质,属人性,自外,马克思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批判,哲学意蕴,黑格尔,劳动理论,中隐,出场路径,异化劳动,劳动批判理论,哲学意义,劳动积极性,人的本质,生命情感,肯定性,否定性,社会分工,劳动过程,此消彼长,历时性,人类历史,历史表现,共时性,限制资本,资本逻辑,智能机器人
AB值:
0.22217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