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古代汉语诗歌语感想象论
文献摘要:
语感想象是古代汉语诗歌意象营构和意义生成的前提和中介.语感想象作为一种主要由形式感受催生的想象类型,其基本形态和产生途径又可分成语音想象、语法想象、字形想象三种.语音想象诉诸节奏感受,节奏感受不仅由声、韵、调营造的音乐效果催生,而且也依赖叠音词对声音时值的拉长;语法想象肇端于语法惯性和语法形变产生的"极点效应",前者服务于人类思维惰性,后者服务于人类的逐新本性.它们在汉语诗歌"主题优先"模式影响下,借助汉语语法的非理性特征,形成了接受之初的"整体性感受";汉语诗歌中的字形想象一方面有效地帮助了诗意生成,促进感情基调的确立和意义的完善,另一方面也起到了建构"含混"之美的效果,使汉语诗歌愈发呈现出"朦胧的光辉".
文献关键词:
古代汉语诗歌;语感想象;语音;语法;字形
作者姓名:
韩伟
作者机构:
黑龙江大学文学院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韩伟-.古代汉语诗歌语感想象论)[J].社会科学,2022(07):100-108,192
A类:
古代汉语诗歌,语感想象
B类:
诗歌意象,意象营构,意义生成,形式感,基本形态,产生途径,成语,字形,诉诸,节奏感,叠音,时值,拉长,肇端,变产,极点,思维惰性,汉语语法,非理性,性感受,诗意生成,感情,基调,含混,朦胧,光辉
AB值:
0.27932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