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周敦颐的定静工夫医学实践之可能——以朱丹溪治郁思路为视野
文献摘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变迁,现代人患郁症的概率也在增加,郁症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元朝朱丹溪认为:五志之火,因七情而生……宜以人事制之,非药石能疗,须诊察由以平之.认为各种疾病多起于郁,他把郁病分为气郁、湿郁、热郁、痰郁、血郁、食郁,认为郁病病因不外情志内伤、六淫外感、饮食失节.当脏腑气血等内环境紊乱时,又影响到人体对外界事物的感知,如善恐、易怒等.那么防治郁症就成了重中之重.周敦颐提出"圣人定之以中正仁义"的方法,也就是将中正仁义之理定之于心,使人的一切行为举止都以"中正仁义"为标准,让人心归于静,无欲而有主,从而能够应对事物之变,且不会被外界的物欲之"动"所蒙蔽和浸染,以静制动,从而使人体不受外界影响而达到"定"的状态.
文献关键词:
中正仁义;定静工夫;"情志三郁";周敦颐;朱丹溪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施中阳
作者机构:
台湾"中央"大学,哲学研究所,台湾 桃园3200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施中阳-.周敦颐的定静工夫医学实践之可能——以朱丹溪治郁思路为视野)[J].衡水学院学报,2022(06):79-86
A类:
定静工夫,中正仁义
B类:
周敦颐,医学实践,朱丹溪,发展变迁,现代人,元朝,五志,七情,药石,诊察,多起,郁病,气郁,热郁,痰郁,血郁,不外,情志内伤,六淫,外感,饮食失节,脏腑,气血,易怒,圣人,人定,理定,之于,举止,归于,于静,无欲,物欲,蒙蔽,浸染,外界影响
AB值:
0.45723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