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从"致良知"到"良知致"——论泰州学派对王阳明良知学的日用实践
文献摘要:
王阳明的"致良知"有两重向度:就本体而言是复良知本体;就工夫而言是率良知而行.王艮则将王阳明的"致良知"发展为"良知致":在本体上强调"天理良知"天然自有、现成圆满的属性;在发用上注重在人伦日用中践履"日用良知",突出了"百姓"的主体地位、"日用"的载体地位以及"当下即是"的工夫地位.为了将"天理良知"下贯为"日用良知",泰州学派在实践上进行了多方探索,包括以先知觉后知的民间讲学,以孝悌为实落处与下手处的乡约实践,以及"治世还从睦族先"的家族建设等.这对当代儒学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一是从"儒化天下"向"儒行天下"转变,二是因应业已变化的社会结构,为儒学再造新体.
文献关键词:
王阳明;致良知;泰州学派;良知致;日用实践
作者姓名:
唐东辉
作者机构:
广西民族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南宁 530029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唐东辉-.从"致良知"到"良知致"——论泰州学派对王阳明良知学的日用实践)[J].孔子研究,2022(06):125-137
A类:
良知致
B类:
致良知,泰州学派,派对,王阳明,良知学,日用实践,两重,良知本体,工夫,王艮,天理,自有,现成,圆满,人伦日用,践履,即是,在实践上,先知,知觉,讲学,孝悌,实落,下手,乡约,治世,儒学,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借鉴价值,儒化,儒行,行天下,因应,社会结构
AB值:
0.38401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