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甲苯磺酸瑞马唑仑与丙泊酚全身麻醉过程中脑电双频指数值的比较
文献摘要:
目的 比较瑞马唑仑与丙泊酚全麻诱导与维持过程中脑电双频指数(bispectral index,BIS)的变化.方法 择期全麻下行腹腔镜短小手术患者79例,随机分为两组,丙泊酚组(P组)和甲苯磺酸瑞马唑仑组(R组).诱导及维持:P组,丙泊酚;R组,瑞马唑仑.主要指标:不同时间点BIS值.次要指标:BIS值大于60的发生率;需要补救镇静药物及术中体动的次数、术中知晓/回忆的发生率;不同时间点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意识消失时间、插管前BIS达最低值的时间、清醒时间;术中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与P组相比,在T1、T2、T3、T4、T5、T6时间点,R组BIS值较高(P<0.001),且有更多的患者BIS值大于60(P<0.05);在T9、T10时间点,R组BIS值较低(P<0.05).两组患者均未使用补救镇静药物,均未出现术中体动、术中知晓/回忆.与P组相比,R组患者意识消失时间、插管前BIS达最低值时间、意识清醒时间延长(P<0.001);低血压、心动过缓的发生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瑞马唑仑与丙泊酚安全、有效的完成全身麻醉诱导与维持过程中,瑞马唑仑组BIS值要高于丙泊酚组,并且有更多的患者BIS值大于60.
文献关键词:
甲苯磺酸瑞马唑仑;丙泊酚;全身麻醉;脑电双频指数
作者姓名:
宋健;马桂芬;王婷婷;高慎强
作者机构:
泰安市中心医院麻醉科,山东泰安 271000
引用格式:
[1]宋健;马桂芬;王婷婷;高慎强-.甲苯磺酸瑞马唑仑与丙泊酚全身麻醉过程中脑电双频指数值的比较)[J].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学报,2022(08):580-583
A类:
B类:
甲苯磺酸瑞马唑仑,丙泊酚,全身麻醉,醉过,中脑,脑电双频指数,指数值,全麻诱导,bispectral,BIS,择期,腹腔镜,短小手术,手术患者,不同时间点,补救,镇静药物,术中知晓,回忆,平均动脉压,MAP,意识消失,插管,最低值,清醒时间,术中不良反应,T4,T5,T6,T9,T10,低血压,心动过缓,麻醉诱导
AB值:
0.26467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