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污染环境罪量刑偏轻的成因与对策——基于山西省121个样本案例的实证分析
文献摘要:
《刑法修正案(八)》将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修改为污染环境罪,突出了生态环境本身的独立价值,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事业具有深远意义.污染环境罪的刑罚方式包括自由刑与罚金刑.山西省司法实践中,污染环境罪的量刑偏轻:罚金数额较低,自由刑刑期较短、缓刑适用较多.观念认知方面,各方主体对环境利益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技术方面,环境污染所损害的法益不易衡量;配套机制方面,环境行政部门进行损害鉴定的范围过窄,鉴定费用过高.倡行义务本位论的环保理念;引进虚拟治理成本计算方法,全面合理地评估损害;扩大社会性鉴定机构的参与;强化罚金刑的经济威慑功能成为必要的进路安排.
文献关键词:
污染环境罪;偏轻;义务本位;法益保护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李冰强;潘婷
作者机构:
山西大学法学院,山西太原030006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李冰强;潘婷-.污染环境罪量刑偏轻的成因与对策——基于山西省121个样本案例的实证分析)[J].晋中学院学报,2022(01):50-57
A类:
B类:
污染环境罪,罪量,量刑,偏轻,成因与对策,本案,刑法修正案,环境污染事故,独立价值,刑罚,自由刑,罚金刑,司法实践,数额,刑期,缓刑,知方,环境利益,配套机制,行政部门,过窄,鉴定费用,行义,义务本位,环保理念,虚拟治理成本,成本计算,大社,鉴定机构,威慑,成为必要,法益保护
AB值:
0.40816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