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胺碘酮对房颤大鼠的药效与肝脏伴随毒副作用研究
文献摘要:
目的:胺碘酮(Amiodarone)对房颤(Atrial Fibrillation,AF)模型大鼠的药效及其导致肝脏毒性的机制研究.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Ach(33μg/mL)-CaCl2(5 mg/mL),iv]和胺碘酮组[Ach-CaCl2+Amioda-rone(50 mg/Kg,po)];心电图仪描记AF诱发时间、持续时间和RR间期;超声影像观察左心房形态并评估心功能;H&E、Masson和Sirius Red染色观察肝脏组织病理学改变;ELISA法检测血清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LDL-C)含量;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肝脏组织胰岛素诱导基因1(INSIG1)、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裂解激活蛋白(SCAP)、胆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2(SREBP2)和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HMGCR)的基因水平和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较模型组,Amiodarone缩小了AF大鼠左心房直径(LAD)和左心房面积(LA Ar-ea),改善了心功能;Amiodarone延迟了大鼠AF诱发时间,缩短了AF持续时间,使RR间期趋于稳定,减轻了房颤大鼠心房扩大现象;Amiodarone介导了大鼠肝脏组织脂肪变性和病理结构改变.然而,Amiodarone同时导致了AF大鼠血清TC、TG、LDL-C增加;上调了AF大鼠肝脏组织SCAP、SREBP2、HMGCR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下调了INSIG1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论:Amiodarone治疗AF药效确切,但同时会产生肝脏毒性,其机制可能与其上调血清TG、TC、LDL-C,下调肝组织INSIG1,上调SCAP、SREBP2和HMGCR的mRNA相对表达量和蛋白水平有关.
文献关键词:
胺碘酮;房颤;肝脏毒性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戴雨晨;沈月红;桑明;徐一娇;秦瑜;曹鹏;周谦
作者机构:
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中西医结合医院,江苏南京210028;南京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江苏南京210023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戴雨晨;沈月红;桑明;徐一娇;秦瑜;曹鹏;周谦-.胺碘酮对房颤大鼠的药效与肝脏伴随毒副作用研究)[J].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22(05):1-11
A类:
Amiodarone,CaCl2+Amioda,rone,INSIG1
B类:
胺碘酮,房颤,药效,毒副作用,Atrial,Fibrillation,AF,模型大鼠,肝脏毒性,Ach,iv,Kg,po,心电图仪,RR,间期,超声影像,Masson,Sirius,Red,肝脏组织病理学,血清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LDL,qRT,blot,激活蛋白,SCAP,胆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SREBP2,辅酶,还原酶,HMGCR,基因水平,左心房直径,LAD,Ar,ea,脂肪变性,大鼠血清,蛋白表达水平,调肝,肝组织,相对表达量
AB值:
0.26669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