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政府债务的货币效应——基于新市场财政学"财政-央行双主体"货币调控理论
文献摘要:
文章基于新市场财政学"财政-央行双主体"货币调控理论,探讨了政府债务的货币效应与作用渠道.在理论研究中,文章使用宏观账户分析法,探讨了地方政府、企业举债融资全流程中的货币流通情况,发现在国库集中收付制度下,只有地方政府债务存在货币效应.当地方政府发行债券筹资时,资金从货币流通体系流向国库单一账户体系,导致货币流通体系内资金减少,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随之减少;还本付息时,资金流向和影响效果反之.而在企业债券的全流程中,资金始终在货币流通体系内流转,不具有货币效应.在实证研究中,文章基于中介效应模型和信息流因果判定方法,证实地方政府债券是引起信贷规模变动的原因之一,而企业债券对于信贷规模无显著影响.最终的数据测度显示,2015-2020年间,货币市场中最高有25.31%的信贷规模是受到地方政府债券全流程的影响.文章的研究发现进一步证实了政府财政部门是"财政-央行双主体"货币调控理论的重要主体,丰富了"双主体"理论的内涵与外延,为认识现代财政金融关系提供了新的思考.
文献关键词:
政府债务;商业银行信贷;"双主体"货币调控理论;信息流理论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姚东旻;朱泳奕;张鹏远
作者机构: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财政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北京102206;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北京100029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姚东旻;朱泳奕;张鹏远-.政府债务的货币效应——基于新市场财政学"财政-央行双主体"货币调控理论)[J].财经研究,2022(10):78-93
A类:
货币调控
B类:
新市场财政学,央行,双主体,作用渠道,业举,举债,货币流通,通情,国库集中,集中收付,地方政府债务,发行债券,筹资,流通体系,账户体系,内资,信贷规模,还本付息,资金流向,影响效果,反之,企业债券,金始,内流,有货,中介效应模型,判定方法,地方政府债券,货币市场,政府财政,财政部门,内涵与外延,现代财政,财政金融,金融关系,商业银行信贷,信息流理论
AB值:
0.27433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