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村规民约何以转化为实质秩序:建构机制与效能——基于18省份36个优秀村规民约的整体性分析
文献摘要:
村规民约需要通过国家建构,在一定的条件和机制下才能转换为乡村社会的实质运转秩序.以全国18个省份的36个村规民约建构的整体性考察入手,在分析国家建构村规民约的行动逻辑及其效果的基础上,探究转化的条件机制.文本层面建构的村规民约,仍处于"嵌入"而未达到"融入"乡村社会的效果,国家建构的规则要转化为运转的乡村秩序,就必须实现国家主导性政治势能与社会主体性社会动能的良性互动,直接运用的政治势能与间接激活的社会动能需要有机结合.强化教育濡化机制、健全多主体协商机制、探索"以小博大"的奖惩机制,应当成为村规民约"深度建构"阶段的重点行动方向.
文献关键词:
村规民约;国家建构;理性规则;社会秩序;政治势能;社会动能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苏曦凌;梁舒萍
作者机构:
广西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广西桂林541006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苏曦凌;梁舒萍-.村规民约何以转化为实质秩序:建构机制与效能——基于18省份36个优秀村规民约的整体性分析)[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22(05):30-38
A类:
B类:
村规民约,建构机制,整体性分析,国家建构,乡村社会,行动逻辑,条件机制,乡村秩序,国家主导,主导性,政治势能,社会主体性,社会动能,良性互动,接运,强化教育,濡化,协商机制,博大,奖惩机制,当成,深度建构,理性规则,社会秩序
AB值:
0.37801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