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中国现代性文明新形态出场的历史逻辑与时代意义
文献摘要: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从文明形态的高度对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意义进行了科学概括与深刻诠释.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其本质上是现代性文明.现代性是现代社会区别于传统社会的本质属性和核心标识,对中国现代性的求索和建构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贯穿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的实践主题.中国现代性是一个矛盾体,以动态历史的视野把握中国现代性的出场逻辑,其呈现出资本现代性和社会主义现代性"正-反-合"的辩证发展图景.中国现代性经历了从新民主主义现代性到传统社会主义现代性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性的辩证发展过程,完成了对西方资本现代性和传统社会主义现代性的双重超越,成为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共产党对现代性的重构动摇了西方现代性的话语霸权,为发展中国家建构自身现代性从而走向现代化提供了有益借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实现中国现代性文明新续写是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的应然选择.
文献关键词:
现代性;中国现代性;中国式现代化;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共产党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陈建兵;郝一博
作者机构:
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陈建兵;郝一博-.中国现代性文明新形态出场的历史逻辑与时代意义)[J].青海社会科学,2022(01):66-73
A类:
B类:
中国现代性文明,历史逻辑,时代意义,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文明形态,历史意义,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人类文明新形态,其本质,传统社会,本质属性,求索,近代以来,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矛盾体,出场逻辑,出资,资本现代性,辩证发展,发展图景,性经历,新民主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性,双重超越,动摇,西方现代性,话语霸权,发展中国家,国家建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续写,应然
AB值:
0.24460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