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政治势差结构:对中国城市等级关系的一种解释
文献摘要:
政治势差结构是对中国城市间等级关系的一种理论解释,概括了部分城市凭借政治势能的优势持续稳定地获取优质发展资源的现象.基于结构—过程分析方法,通过引入政治势能和市制的资源属性两个解释变量及其四大影响因素——政府层级、行政级别、政治地位和职责权限,分析中国城市等级关系的形成过程.其中,四大因素相互作用,连接了制度与制度之外、组织与官员、多重党政因素、静态联系与动态过程等环节.从实践看,政治势差结构通过资源配置、项目分发、政府交往等三大机制对城市的发展产生作用.虽然这一结构有利于资源集聚,助力大城市实现超常规的发展,但不利于城市间的公平竞争,对城市群建设、跨域治理也产生了消极影响.只有建立势差弱化的新型市制,才能深入推进全国范围内各类城市的协调发展和城市治理现代化.
文献关键词:
城市间关系;城市等级;城市体系;政治势能
作者姓名:
何李
作者机构: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哲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3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何李-.政治势差结构:对中国城市等级关系的一种解释)[J].内蒙古社会科学,2022(05):15-23
A类:
城市间关系
B类:
中国城市,城市等级,等级关系,理论解释,政治势能,持续稳定,优质发展,发展资源,过程分析,市制,资源属性,其四,政府层级,行政级别,政治地位,职责权限,官员,动态过程,资源集聚,超常规,公平竞争,城市群建设,跨域治理,消极影响,城市治理现代化,城市体系
AB值:
0.39674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