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凝血指标及血栓分子标志物水平对骨折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的预测价值
文献摘要:
[目的]探讨凝血指标及血栓分子标志物水平对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发生深静脉血栓(DVT)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至2021年10月作者医院收治的78例创伤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是否发生DVT将其分为DVT组(n=32)与非DVT组(n=46).比较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合并症、骨折部位、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出血量、术后止血药物使用、术中输血、凝血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血栓分子标志物[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纤溶酶-α2抗纤溶酶复合物(PIC)、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复合物(t-PAIC)、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sTM)]等DVT相关因素水平,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FIB、D-D、TAT、PIC、t-PAIC、sTM预测患者术后发生DVT的价值,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术后发生DVT的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合并症、骨折部位、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出血量、APTT、PT、术后止血药物使用、术中输血,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DVT组FIB、D-D、TAT、PIC、t-PAIC、sTM显著高于非DV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 ROC 曲线分析显示,FIB=4.766 g/L、D-D=4833.945 ng/mL、TAT=6.077 ng/mL、PIC=1.089 μg/mL、t-PAIC=7.754 ng/mL、sTM=8.552 TU/mL 是预测骨折患者术后发生 DVT 的最佳截断值;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FIB≥4.766 g/L、D-D≥4833.945 ng/mL、TAT≥6.077 ng/mL、PIC≥1.089 μg/mL、t-PAIC≥7.754 ng/mL、sTM≥8.552 TU/mL 是骨折患者术后发生 DVT 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DVT风险与FIB、D-D、TAT、PIC、t-PAIC、sTM水平有关,应对其凝血指标及血栓分子标志物水平密切监测,以防术后DVT的发生.
文献关键词:
创伤和损伤;骨折/外科学;静脉血栓形成;血液凝固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王勇;鱼红进
作者机构:
安康市中心医院急诊外科,陕西 安康 725000;西安高新医院骨科,陕西 西安 710075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王勇;鱼红进-.凝血指标及血栓分子标志物水平对骨折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的预测价值)[J].医学临床研究,2022(05):713-716
A类:
B类:
凝血指标,血栓分子标志物,骨折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预测价值,创伤性骨折,DVT,合并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出血量,止血药,药物使用,术中输血,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二聚体,抗凝血酶,复合物,TAT,抗纤溶酶,PIC,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PAIC,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sTM,受试者工作特征,TU,截断值,创伤和损伤,外科学,静脉血栓形成,血液凝固
AB值:
0.16034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