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血栓弹力图与常规凝血相关指标预测颅脑损伤术后产生深静脉血栓的价值
文献摘要:
目的:探讨血栓弹力图(TEG)与常规凝血指标预测颅脑损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价值.方法:选取241例行手术治疗的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1个月内是否发生DVT分为DVT组(n=40)和无DVT组(n=201).比较术前两组患者常规凝血相关指标[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凝血酶时间(TT)]及TEG参数[凝血反应时间(R)、血液凝固时间(K)、凝固角(α)、最大振幅(MA)],分析上述指标对颅脑损伤术后DVT的预测价值.结果:241例患者有40例术后发生DVT,发生率为16.60%,其中17例(42.50%)单独左下肢,16例(40.00%)单独右下肢,7例(17.50%)为双下肢DVT.DVT组患者术前PT、APTT、TT、R、K低于无DVT组(P<0.05);Fib、D-D、α角、MA高于无DVT组(P<0.05).常规凝血指标中,PT与R呈正相关,与α角呈负相关(P<0.05);APTT与R、K均呈正相关,与α角呈负相关(P<0.05);Fib与R呈负相关,与α角呈正相关(P<0.05);D-D与TEG各指标无相关性(P>0.05);TT与R、K及MA呈正相关,与α角呈负相关(P<0.05).MA、APTT、Fib、D-D均对DVT发生有良好的预测价值,AUC分别为0.856、0.826、0.815和0.804;K、TT及α角对DVT的发生具有中等预测价值,AUC分别为0.776、0.745、0.737;R对DVT发生的预测价值较低,AUC为0.675.结论:颅脑损伤术后DVT的发生率较高,可将APTT、Fib、D-D及TT等常规凝血指标与MA、K和α角等TEG相关指标作为临床筛查DVT的辅助指标.
文献关键词:
深静脉血栓;颅脑损伤;血栓弹力图;凝血指标;术后
作者姓名:
黄金;陈希玲;黄智华
作者机构:
广西壮族自治区江滨医院输血科,广西 南宁 53002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黄金;陈希玲;黄智华-.血栓弹力图与常规凝血相关指标预测颅脑损伤术后产生深静脉血栓的价值)[J].川北医学院学报,2022(06):712-715
A类:
B类:
血栓弹力图,凝血相关指标,指标预测,颅脑损伤术,TEG,常规凝血指标,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颅脑损伤患者,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二聚体,凝血酶时间,血液凝固,凝固时间,凝固角,最大振幅,MA,预测价值,左下,右下,双下肢,无相,临床筛查
AB值:
0.17939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