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2020年7月5日满洲里市一次强对流天气过程分析
文献摘要: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NCEP分析资料、卫星、雷达资料等相关资料,分析了2020年7月5日发生在满洲里市的一次强对流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此次天气发生前,亚欧大陆中高纬区域的大气环流形势呈"两槽一脊"型.高空槽、低层切变促进地面冷空气南下,在高层干冷、低层暖湿的形势下,大气层结变得非常不稳定,非常有利于强对流天气的发生发展.在此次天气发生期间,满洲里市850 hPa比湿值大于12.0 g/kg,925 hPa处比湿值达14.0 g/kg,低层湿度条件非常好,并且水汽通量大值中心处于满洲里市南部,这些都为此次天气过程的发生提供了有利的水汽条件.满洲里市存在高层辐散散、低层辐合的配置形势,促进强烈的上升运动的发生,为强对天气的发生提供了有利的动力条件.与此同时,近地层存在逆温层,K值达到35.0℃以上,不能稳定能量条件好,非常适宜强对流天气的发生发展.卫星云图与雷达资料均能够反映出强对流天气的发生发展过程,对强对流天气的预报预警具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文献关键词:
强对流天气;环流形势;物理量;满洲里市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彭鹏
作者机构:
内蒙古满洲里市气象局,内蒙古满洲里 0214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彭鹏-.2020年7月5日满洲里市一次强对流天气过程分析)[J].农业灾害研究,2022(03):51-53
A类:
B类:
满洲里市,强对流天气过程,过程分析,气象观测,观测资料,NCEP,生前,亚欧大陆,高纬,大气环流,环流形势,高空槽,低层切变,冷空气,南下,干冷,暖湿,大气层结,发生期,hPa,比湿,低层湿度,水汽通量,市南,水汽条件,高层辐散,散散,低层辐合,上升运动,动力条件,近地层,逆温层,定能,卫星云图,预报预警,警具,指示意义,物理量
AB值:
0.30078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