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冷涡减弱阶段的强对流天气中尺度特征分析
文献摘要:
利用卫星、雷达、区域站、NCEPFNL业务全球再分析资料等对2016年6月17—19日吉林省出现的强对流天气进行分析.分析表明:中层明显的干冷空气卷入,强烈的对流不稳定层结和适宜的0℃层、-20℃层的高度有利于冰雹的形成,垂直风切变偏小是大冰雹概率较低的原因之一;中低层丰富的水汽,质心偏低且较强的反射率因子(>45 dBz),径向速度辐合,均是降水效率较高的特征,有利于强降水的产生;多单体雷暴过程的下沉气流到达地面后形成冷池,其前沿的阵风锋快速东移过程中出现大风天气,雷达回波上体现为多单体线状对流,同时伴有较大的径向速度和高空径向速度模糊.
文献关键词:
东北冷涡;强对流天气;触发机制;中尺度特征
作者姓名:
云天;刘子琪;王宁;刘海峰
作者机构:
吉林省气象台,吉林长春 130062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云天;刘子琪;王宁;刘海峰-.冷涡减弱阶段的强对流天气中尺度特征分析)[J].气象灾害防御,2022(04):30-34
A类:
NCEPFNL,锋快
B类:
强对流天气,中尺度特征,区域站,再分析资料,吉林省,中层,干冷,冷空气,卷入,对流不稳定,不稳定层结,冰雹,垂直风切变,中低层,水汽,质心,反射率因子,dBz,径向速度,辐合,降水效率,强降水,雷暴过程,下沉气流,流到,冷池,阵风锋,东移,大风天气,雷达回波,上体,线状,速度模糊,东北冷涡,触发机制
AB值:
0.4145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