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福建2次不同类型强对流天气对比分析
文献摘要:
利用常规、非常规NCEP再分析资料,使用天气学分析、物理量诊断、雷达资料分析等对福建高架雷暴和地面雷暴2次强对流过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2次强对流均发生在高空急流轴右侧辐散区下方,低层均有切变线和急流影响,但高架雷暴的触发系统是中层急流和切变线,地面雷暴则是地面辐合线和底层切变线.地面雷暴造成的强对流灾害天气强于高架雷暴.主要原因:地面雷暴层结不稳定性、上升运动以及水汽条件均好于高架雷暴.虽然高架雷暴的垂直风切变比地面雷暴强,0℃层高度比地面雷暴低,有利于产生持续性冰雹,但上升运动不强,对流回波顶较低,只产生小冰雹.从雷达回波来看,2次过程中低层均出现了明显的三体散射回波特征,同时有回波悬垂和弱回波区.
文献关键词:
强对流;高架雷暴;触发条件;雷达回波
作者姓名:
张炜月;唐伯成
作者机构:
闽侯县气象局,福建闽侯 3501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张炜月;唐伯成-.福建2次不同类型强对流天气对比分析)[J].农业灾害研究,2022(01):51-53
A类:
B类:
强对流天气,非常规,NCEP,再分析资料,天气学分析,物理量诊断,资料分析,高架雷暴,强对流过程,高空急流,切变线,中层,地面辐合线,灾害天气,层结不稳定,上升运动,水汽条件,垂直风切变,层高,冰雹,对流回波,雷达回波,中低层,三体散射,射回,回波特征,悬垂,触发条件
AB值:
0.27946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