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针药并用治疗脾虚痰湿型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观察及对患者血清SIL-2R、HIF-1α水平的影响
文献摘要:
目的 观察针药并用治疗脾虚痰湿型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3例脾虚痰湿型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1例和观察组32例.对照组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针刺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纯音气导听阈、鼓室声导抗图、七项咽鼓管功能障碍症状评分量表(ETDQ-7)评分及血清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IL-2R)和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水平变化,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0.5 kHz、1 kHz、2 kHz的纯音气导听阈均下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A型鼓室声导抗图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ETDQ-7评分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SIL-2R、HIF-1α 水平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药并用治疗脾虚痰湿型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显著,可提高患者听力水平,改善鼓室声导抗图、咽鼓管功能,这可能与其降低血清SIL-2R、HIF-1α 水平有关.
文献关键词:
针刺疗法;针药并用;渗出性中耳炎;脾虚痰湿;七项咽鼓管功能障碍症状评分量表
作者姓名:
刘留;江涛;邹秀云
作者机构:
安徽省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宿州 2340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刘留;江涛;邹秀云-.针药并用治疗脾虚痰湿型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观察及对患者血清SIL-2R、HIF-1α水平的影响)[J].上海针灸杂志,2022(01):50-54
A类:
鼓室声导抗,渗出性中耳炎
B类:
针药并用,脾虚痰湿型,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疗效观察,SIL,2R,HIF,常规药物,针刺治疗,纯音,气导,听阈,七项咽鼓管功能障碍症状评分量表,ETDQ,白介素,缺氧诱导因子,水平变化,总有效率,kHz,疗效显著,听力水平,低血清,针刺疗法
AB值:
0.13024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