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针药并用治疗肝肾阴虚型类风湿关节炎临床研究及对骨细胞因子的影响
文献摘要:
目的 观察针药并用治疗肝肾阴虚型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疗效及对骨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将107例肝肾阴虚型RA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53例予甲氨蝶呤片联合美洛昔康片治疗,观察组54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针刺联合六味地黄丸加减治疗,2组均治疗2个月.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RA 3项血清学指标[类风湿因子(RF)、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抗体)、C反应蛋白(CRP)]水平和骨细胞因子[骨保护素(OPG)、核转录因子-κB受体活性因子配体(RANKL)、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水平.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2.59%(50/54),对照组总有效率81.13%(43/53),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各项评分及总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关节肿胀疼痛或痠痛、关节屈伸不利、晨僵、腰膝痠软、头晕目眩评分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血清RF、抗CCP抗体及CRP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血清OPG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0.05),PANKL、M-CSF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OPG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PANKL、M-CSF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药并用治疗能够改善肝肾阴虚型RA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可能与抑制破骨细胞的生成和分化有关.
文献关键词:
关节炎;类风湿;肝肾阴虚;针灸疗法;六味地黄丸;骨细胞因子
作者姓名:
陈永莉;宋孝悌;吴亚金;王倩倩;王天鹏
作者机构:
安徽省蚌埠市中医医院风湿病科,安徽 蚌埠 233080;安徽省蚌埠市中医医院呼吸科,安徽 蚌埠 233080;安徽省蚌埠市中医医院治未病科,安徽 蚌埠 23308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陈永莉;宋孝悌;吴亚金;王倩倩;王天鹏-.针药并用治疗肝肾阴虚型类风湿关节炎临床研究及对骨细胞因子的影响)[J].河北中医,2022(01):60-64
A类:
痠痛,痠软,PANKL
B类:
针药并用,肝肾阴虚型,类风湿关节炎,骨细胞因子,甲氨蝶呤片,美洛昔康片,针刺,六味地黄丸,黄丸加,加减治疗,中医证候评分,血清学指标,类风湿因子,RF,抗环瓜氨酸肽抗体,CCP,骨保护素,OPG,核转录因子,活性因子,RANKL,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CSF,总有效率,关节肿胀,肿胀疼痛,屈伸,晨僵,头晕目眩,破骨细胞,针灸疗法
AB值:
0.17581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