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促排卵期间精子DNA碎片指数和线粒体膜电位联合检测对辅助生殖技术妊娠结局的预测分析
文献摘要:
目的 探讨促排卵期间精子DNA碎片指数(DNA fragmentation index,DFI)和线粒体膜电位(mitochondrial membrane potential,MMP)联合检测对辅助生殖技术(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y,ART)妊娠结局的预测作用.方法 2020年4月至2021年5月,在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行体外受精或卵细胞质内单精子注射治疗的患者中,在女方促排卵期间接受精子DFI和(或)MMP检测并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例共116个周期.最近一次检测时间大多安排在促排卵起始日、夜针日或取卵日.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荧光来计算精子DFI值与MMP值.DFI值≤15%为正常值组,15%~30%为临界值组,≥30%为异常值组;DFI正常值和临界值的所有病例均检测MMP值,MMP值<30%为MMP异常值组.比较各组间的优质胚胎率、胚胎种植率和中晚期妊娠率.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χ2检验、非参数检验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DFI正常值组、临界值组与异常值组3组间男方年龄、女方年龄和不育年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FI正常值组、临界值组与异常值组的取卵周期分别为44、33和39个,3组间比较优质胚胎率[54.4%(198/364)、56.5%(130/230)与39.5%(83/210),χ2=15.550,P<0.01]、胚胎种植率[48.9%(44/90)、42.4%(25/59)与25.0%(15/60),χ2=8.709,P<0.05]和中晚期妊娠率[70.6%(36/51)、44.4%(16/36)与30.6%(11/36),χ2=14.471,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进一步两两比较,DFI正常值组的优质胚胎率、胚胎种植率和中晚期妊娠率均高于DFI异常值组;DFI正常值组的中晚期妊娠率高于DFI临界值组;DFI临界值组的优质胚胎率和胚胎种植率均高于DFI异常值组.MMP异常值组和正常值组的取卵周期分别为26和51个,MMP异常值组与正常值组的优质胚胎率[46.0%(57/124)与57.7%(271/470),χ2=5.424,P<0.05]、胚胎种植率[18.2%(8/44)与58.1%(61/105),χ2=19.867,P<0.01]和中晚期妊娠率[24.0%(6/25)与74.2%(46/62),χ2=18.667,P<0.01]比较,MMP异常值组均低于正常值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矫正混杂因素后,结果提示,DFI值(OR=0.892,95%CI:0.801~0.995,P<0.05)和MMP值(OR=1.068,95%CI:1.009~1.132,P<0.01)是影响中晚期妊娠率的独立影响因素,DFI值越高,中晚期妊娠率越低;MMP值越低,中晚期妊娠率越低.结论 在女方促排期间检测的精子DFI值与优质胚胎率、胚胎种植率和中晚期妊娠率有显著相关性;DFI值正常或临界的患者中,MMP异常也会显著降低胚胎种植率和中晚期妊娠率;DFI值和MMP值两者联合检测可预测ART妊娠结局.
文献关键词:
精子;DNA碎片指数;线粒体膜电位;优质胚胎率;种植率;妊娠率;辅助生殖技术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叶红;杨旭;胡元波;孙莹莹;刘明华;杜惠;颜宏利;郑菊芬
作者机构:
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生殖医学中心,上海 200433;上海市生物医药技术研究院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计划生育药具重点实验室,上海 200032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叶红;杨旭;胡元波;孙莹莹;刘明华;杜惠;颜宏利;郑菊芬-.促排卵期间精子DNA碎片指数和线粒体膜电位联合检测对辅助生殖技术妊娠结局的预测分析)[J].发育医学电子杂志,2022(02):81-88
A类:
B类:
促排卵,排卵期,线粒体膜电位,联合检测,辅助生殖技术,妊娠结局,预测分析,fragmentation,DFI,mitochondrial,membrane,potential,MMP,assisted,reproductive,technology,ART,预测作用,海军军医,军医大学,生殖医学,医学中心,体外受精,卵细胞质内单精子注射,注射治疗,女方,纳入标准,检测时间,排在,取卵,流式细胞仪,正常值,异常值,优质胚胎率,胚胎种植率,中晚期,晚期妊娠,妊娠率,统计学方法,非参数检验,男方年龄,不育,低于正常,混杂因素,独立影响因素,显著相关性
AB值:
0.14903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