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后非计划二次手术的危险因素分析
文献摘要: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后非计划二次手术(USO)的原因及危险因素,并构建列线图模型预测USO的发生风险.方法 回顾性分析于我院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237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需要行USO将其分为USO组(17例)和对照组(220例).分析发生USO的主要原因,采用单因素分析与胃癌患者行USO相关的临床病理特征,将单因素分析中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纳入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胃癌患者术后需行USO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独立危险因素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通过Bootstrap自抽样法绘制校准曲线进行内部验证;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判断该模型的预测价值.结果 本研究237例胃癌患者腹腔镜根治术后USO的发生率为7.2%,其主要原因是腹腔内出血、吻合口漏、十二指肠残端漏、肠梗阻、吻合口出血及切口感染.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2组患者年龄、胃切除范围、输血情况、肿瘤直径、分化程度、T分期及神经侵犯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全胃切除、肿瘤直径≥3 cm及T分期为T4期是胃癌患者术后需行USO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根据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并对其进行验证,结果显示该模型预测的USO发生率与实际USO发生率的平均绝对误差为0.009,一致性良好;ROC曲线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58(95%CI:0.727~0.879),证明该模型预测准确度较高.结论 患者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后行USO的主要原因是腹腔内出血、吻合口漏、十二指肠残端漏、肠梗阻、吻合口出血及切口感染,其独立危险因素包括患者年龄≥60岁、全胃切除、肿瘤直径≥3 cm及T分期为T4期,基于以上危险因素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具有较好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对USO的发生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文献关键词: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非计划二次手术;危险因素;列线图模型
作者姓名:
魏世东;孙劲文
作者机构:
应急总医院普外肿瘤科,北京 100028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魏世东;孙劲文-.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后非计划二次手术的危险因素分析)[J].局解手术学杂志,2022(03):212-216
A类:
USO
B类: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胃癌根治术后,非计划二次手术,危险因素分析,列线图模型,发生风险,我院,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列线图预测模型,Bootstrap,自抽样,抽样法,校准曲线,内部验证,受试者工作特征,预测价值,腹腔镜根治术,腹腔内出血,吻合口漏,十二指肠残端漏,肠梗阻,吻合口出血,切口感染,患者年龄,切除范围,输血,血情,肿瘤直径,分化程度,神经侵犯,全胃切除,T4,平均绝对误差,预测准确度,后行
AB值:
0.1500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