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儿童下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及临床特点分析
文献摘要:
目的 探讨儿童下消化道出血(LGIB)的病因及临床特点.方法 对2012年5月至2020年12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诊的203例LGIB住院患儿的临床表现、病因诊断、检查方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病变部位主要在结直肠,出血方式最常见为鲜血便,伴随症状中腹痛的发生率最高.黏液血便在不同年龄组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见于<3岁.腹痛、肛周疼痛、面色苍白在不同年龄组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痛多见于3~16岁,肛周疼痛多见于3~6岁,面色苍白多见于7~16岁.贫血率为38.4%(78/203),不同年龄组的贫血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病变部位的贫血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肠出血主要表现为中度贫血.常见的病因依次为肛管疾病44例,肠道息肉40例,炎症性肠病34例,食物过敏相关性肠炎24例.不同年龄组的前10位病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岁为食物过敏相关性肠炎、肠道息肉,3~6岁为肛管疾病、肠道息肉,7~16岁为炎症性肠病、肛管疾病.结肠镜检查有179例,阳性率为72.1%.结论 儿童LGIB好发于结直肠,常表现为解鲜血便,多伴随腹痛,常见的病因为肛裂、肠道息肉、炎症性肠病,结肠镜是最常用的检查方法.
文献关键词:
下消化道出血;儿童;病因;临床表现;检查方式
作者姓名:
黄莹静;唐清;黄丽;陈秀奇;兰连成;单庆文
作者机构:
530021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
引用格式:
[1]黄莹静;唐清;黄丽;陈秀奇;兰连成;单庆文-.儿童下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及临床特点分析)[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22(02):131-135
A类:
LGIB
B类:
下消化道出血,临床特点分析,住院患儿,病因诊断,检查方式,病变部位,结直肠,鲜血,血便,伴随症状,中腹,腹痛,黏液,不同年龄组,肛周,面色苍白,多见于,贫血率,贫血程度,小肠出血,肛管,肠道息肉,炎症性肠病,食物过敏,肠炎,结肠镜检查,发于,肛裂,检查方法
AB值:
0.20437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