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内蒙古索伦地区晚古生代沉积构造背景——来自上二叠统哲斯组碎屑锆石年代学的制约
文献摘要:
上二叠统哲斯组广泛出露于东北地区南部,主要由砂岩、泥岩、灰岩、页岩组成,含腕足、苔藓虫和腹足化石.对内蒙古索伦地区的哲斯组中粗粒长石岩屑砂岩和中细粒长石砂岩样品进行了LA-ICP-MS锆石U-Pb测年,数据记录了4个年龄区间:(265±2)~(348±8)Ma,峰值年龄为(272±2)Ma;(358±3)~(453±4)Ma,峰值年龄(403±3)Ma;(470±6)~(555±4)Ma,峰值年龄为(511±3)Ma;剩余的前寒武纪锆石(693±7)Ma,(834±9)Ma,(854±6)Ma,(886±5)Ma,(1175±7)Ma,(1440±8)Ma,(1748±17)Ma和(2150±13)Ma.其中峰值年龄为272 Ma的锆石年龄占绝对优势(达到51%),并与大石寨组火山岩和北侧的岛弧岩浆岩一致,403 Ma和511 Ma峰值年龄为东北地区泛非期变质杂岩的年龄范围,其余古老年龄也均为大兴安岭变质基底的年龄范围.上述年龄特征显示,哲斯组物源主要来自相邻地区分布的早古生代岛弧火山岩,少量来自东北相邻地块的变质基底.鉴于东北地区哲斯组分布范围广,岩性多为碳酸岩和碎屑岩,古生物化石保存完整,沉积环境稳定,证明哲斯组应为大陆边缘沉积.
文献关键词:
哲斯组;碎屑锆石;沉积环境;物源区;地质年代学;内蒙古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李雨柯;张德军;韩科胤;曹会;温秋园;任传涛;邹常伟;王群
作者机构:
中国地质调查局牡丹江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黑龙江 牡丹江157000;中国地质调查局沈阳地质调查中心,辽宁沈阳110034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李雨柯;张德军;韩科胤;曹会;温秋园;任传涛;邹常伟;王群-.内蒙古索伦地区晚古生代沉积构造背景——来自上二叠统哲斯组碎屑锆石年代学的制约)[J].地质与资源,2022(05):597-605
A类:
索伦地区
B类:
晚古生代,沉积构造,构造背景,上二叠统,哲斯组,碎屑锆石年代学,泛出,砂岩,泥岩,灰岩,页岩,岩组,腕足,苔藓,腹足,粒长,长石,石岩,岩屑,细粒,石砂,LA,ICP,Pb,数据记录,Ma,前寒武纪,中峰,锆石年龄,绝对优势,大石,北侧,岩浆岩,大兴安岭,变质基底,年龄特征,地区分布,早古生代,岛弧火山岩,地块,分布范围,岩性,碳酸岩,碎屑岩,古生物化石,沉积环境,明哲,大陆边缘,物源区,地质年代学
AB值:
0.33515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