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孙吴—嘉荫盆地古近系物源及其地质意义
文献摘要:
为揭示孙吴—嘉荫盆地古近系物源及其地质意义,本文以古近系乌云组和孙吴组砂岩为研究对象,对样品进行了碎屑锆石LA-ICP-MSU-Pb定年和地球化学测试研究.结果表明,乌云组72颗碎屑锆石测点有7个年龄峰期:57、97、188、262、380、496和1 854 Ma,孙吴组64颗碎屑锆石测点有8个年龄峰期:52、65、92、181、220、472、1 884和2 318 Ma,表明乌云组和孙吴组物源复杂多样.两个组样品的MgO、Al2O3、CaO、K2O及Fe2O3含量均较低,化学蚀变指数(CIA)介于64.30~81.72之间,成分变异指数(ICV)介于0.44~0.70之间,两个组Th/Sc值与Zr/Sc值均呈正相关关系;乌云组和孙吴组稀土总量(ΣREE)分别为(97.44~154.87)X10-6 和(85.65~315.62)×10-6,La/Yb 值分别为 10.94~12.84 和 13.26~20.74.结合碎屑锆石峰值年龄和主量微量元素特征,确定孙吴—嘉荫盆地古近系物源为松嫩—张广才岭地块东缘的古元古代地质体和各个时代岩浆活动事件产生的长英质火成岩,物源区构造背景为活动大陆边缘和大陆岛弧.盆地古近系与上白垩系物源存在明显差异,结合区域构造演化特征,推测造成这种物源差异的原因是向东亚大陆俯冲的太平洋板块发生退却或回撤和俯冲方向的变化.
文献关键词:
孙吴—嘉荫盆地;乌云组;孙吴组;U-Pb年代学;地球化学;物源;构造背景
作者姓名:
张军生;杨扬;颜晓宇;龚辉
作者机构:
吉林大学科技园,长春 130012;长春工程学院勘查与测绘工程学院,长春 130021;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长春 130061
引用格式:
[1]张军生;杨扬;颜晓宇;龚辉-.孙吴—嘉荫盆地古近系物源及其地质意义)[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22(06):1762-1780
A类:
乌云组,孙吴组
B类:
嘉荫,古近系,地质意义,砂岩,碎屑锆石,LA,ICP,MSU,Pb,定年,地球化学,测试研究,Ma,MgO,Al2O3,CaO,K2O,Fe2O3,化学蚀变指数,CIA,ICV,Th,Sc,Zr,稀土,REE,X10,La,Yb,微量元素特征,松嫩,张广才岭,岭地,地块,东缘,古元古代,代地,地质体,岩浆活动,火成岩,物源区,构造背景,活动大陆边缘,大陆岛弧,白垩系,区域构造演化,演化特征,向东,东亚,亚大,大陆俯冲,太平洋,洋板块,退却,回撤,年代学
AB值:
0.34574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