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庄子》关于理解的悲剧性启示——《逍遥游》鲲鹏寓言解读史及其本旨论析
文献摘要:
《庄子·逍遥游》开篇鲲鹏寓言略有庄子著述小引之意,历代影响力最大的诸种解读,虽异彩纷呈,多未能正视重心,理解本旨:或聚焦于鲲鹏之飞南冥天池,或着眼于鲲鹏蜩鸠自适之飞,或用心于鲲鹏蜩鸠之飞的囿限,或致意于北冥南冥与鲲鹏之变化,故以为寓意绝尘逍遥、适性逍遥、无以逍遥、转化超升,或兼采诸意,诸如此类,均游离甚至背离庄子本意.鲲鹏寓言之重心在蜩、鸠之笑鲲鹏与作者之贬斥:"之二虫,又何知!"本旨应是因庄子自觉意识到人与人之间理解、沟通甚为不易,一方面提示读者,勿轻易以自己之浅近境界,误读文本,误解作者,以致非议嘲笑追求超越境界者;另一方面作出关于理解的悲剧性启示:不同生存状态与语境的人,在交流中 目击道存、莫逆于心是甚为不易的.虽"小知不及大知"一句颇直白醒目,注疏家们亦甚加关注,具体解析仍多偏离其主旨.
文献关键词:
《庄子》;鲲鹏寓言;理解;本旨;悲剧性启示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王攸欣
作者机构:
中南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王攸欣-.《庄子》关于理解的悲剧性启示——《逍遥游》鲲鹏寓言解读史及其本旨论析)[J].中国文化研究,2022(01):43-56
A类:
悲剧性启示,鲲鹏寓言,莫逆于心
B类:
庄子,逍遥游,读史,本旨,论析,开篇,著述,小引,诸种,异彩纷呈,视重,解本,天池,适之,致意,寓意,绝尘,无以,超升,诸如此类,背离,本意,贬斥,之二,自觉意识,人与人,甚为,轻易,浅近,误读,误解,解作,非议,嘲笑,越境,生存状态,目击道存,一句,直白,醒目,注疏,主旨
AB值:
0.37326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