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ILED
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低频经皮穴位电刺激联合平衡针与脑机接口技术对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
文献摘要:
目的:探讨低频经皮穴位电刺激联合平衡针与脑机接口技术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20年8月由邢台市第三医院康复医学科收治的120例脑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入选患者分为试验组60例和常规组60例,其中常规组患者采用常规康复治疗方案,试验组患者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加用低频经皮穴位电刺激联合平衡针与脑机接口技术治疗,评价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上肢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治疗4周后试验组患者的改良Fugl-Meyer量表上肢部分(FMA-UE)评分、功能运动评定量表(MAS)上肢功能评分、MAS手部运动评分、MAS手精细动作评分、腕掌屈肌力、腕背伸肌力和改良Barthel指数(MBI)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升高,肘关节改良Ashworth评分、腕关节改良Ashworth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且治疗后的上述上肢功能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脑卒中伴上肢功能障碍患者的康复治疗中增加使用低频经皮穴位电刺激联合平衡针与脑机接口技术能更为明显地提高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文献关键词:
脑卒中;低频经皮穴位电刺激;平衡针;脑机接口;上肢运动功能;后遗症期
作者姓名:
辛辉;李鹏;李秀丽;王贵玲
作者机构:
邢台市第三医院,河北邢台0540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辛辉;李鹏;李秀丽;王贵玲-.低频经皮穴位电刺激联合平衡针与脑机接口技术对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J].针灸临床杂志,2022(10):10-15
A类:
低频经皮穴位电刺激
B类:
平衡针,脑机接口技术,对脑卒中患者,邢台市,康复医学科,脑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障碍,常规康复治疗,上肢功能恢复,恢复情况,Fugl,Meyer,FMA,UE,功能运动,评定量表,MAS,功能评分,手部,精细动作,动作评分,肌力,背伸,Barthel,MBI,肘关节,Ashworth,腕关节,上肢功能障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后遗症期
AB值:
0.17428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