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围刺交叉电针治疗脑出血后遗症期并发Ⅲ~Ⅳ期褥疮临床研究
文献摘要:
目的:观察围刺交叉电针治疗脑出血后遗症期合并褥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脑出血后长期卧床褥疮Ⅲ~Ⅳ期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电针组和围刺交叉电针组3组,每组20例.其中针刺组在创面的四周围刺,在12点钟、3点钟、6点钟和9点钟4个方向分别直刺一针,不连电极;电针组在12点钟与3点钟针一组,分别连接正负极;9点钟与6点钟针一组,分别连接正负极.围刺交叉电针组在12点钟与6点钟针一组,分别连接正负极;在3点钟与9点钟针一组分别连接正负极.针刺周一至周六2次/d,周日1次,疗程21d.结果:针刺组、电针组和围刺交叉电针组比较,在总有效率方面,围刺交叉电针组95%(19/20),优于针刺组80%(16/20)和电针组85%(17/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USH量表评分,治疗后7 d、14 d与21 d 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围刺交叉电针组优于针刺组和电针组;疼痛比较,治疗后3组V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围刺交叉电针组优于电针组,电针组优于针刺组;治疗后3组的炎性因子IL-6、IL-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围刺交叉电针组优于电针组,电针组优于针刺组.结论:围刺交叉电针能提高脑出血后遗症期合并褥疮的恢复速度,促进患者创面伤口的愈合,值得推广.
文献关键词:
围刺交叉电针;脑出血;后遗症期;褥疮;针刺;替代医学
作者姓名:
蔡国锋;崔亚男;薛佳欣;徐珂;高子茵;马兴武;吴珍琦;何雪;孙嘉鸿;张瑞;冯宇飞
作者机构: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01;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4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蔡国锋;崔亚男;薛佳欣;徐珂;高子茵;马兴武;吴珍琦;何雪;孙嘉鸿;张瑞;冯宇飞-.围刺交叉电针治疗脑出血后遗症期并发Ⅲ~Ⅳ期褥疮临床研究)[J].针灸临床杂志,2022(07):31-37
A类:
围刺交叉电针
B类:
电针治疗,脑出血后遗症,后遗症期,褥疮,长期卧床,床褥,针刺,创面,四周围,点钟,直刺,一针,正负极,周一,周六,周日,疗程,21d,总有效率,PUSH,VAS,炎性因子,恢复速度,伤口,替代医学
AB值:
0.17109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