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ILED
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电针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及对血浆IL-17、IL-10水平的影响
文献摘要:
目的:比较电针联合西医常规疗法与单纯西医常规疗法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AIS)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浆白介素(IL)-17、IL-10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0例AIS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脱落2例)和对照组(30例,脱落4例).对照组予神经保护、改善脑循环等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电针治疗,针刺穴取百会、印堂和患侧曲池、足三里、三阴交等,百会-印堂、曲池-合谷、足三里-三阴交连接电针,采用疏密波,频率2 Hz/15 Hz,每日1次,连续治疗10 d.分别于治疗前后观察两组患者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和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ELISA法检测两组血浆IL-17、IL-10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MBI评分较治疗前升高(P<0.01),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MBI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血浆IL-17水平较治疗前降低、IL-10水平较治疗前升高(P<0.01),观察组患者血浆IL-17水平低于对照组、IL-10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针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可改善AIS患者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疗效优于单纯西医常规治疗,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IL-17/IL-10失衡,进而减轻神经炎性反应有关.
文献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卒中;电针;神经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白介素-17;白介素-10
作者姓名:
李文倩;徐疏影;曾春利;彭拥军
作者机构: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医科,江苏苏州215006;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针灸康复科,江苏南京210029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李文倩;徐疏影;曾春利;彭拥军-.电针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及对血浆IL-17、IL-10水平的影响)[J].中国针灸,2022(08):849-852
A类:
B类:
电针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西医常规疗法,AIS,白介素,神经保护,脑循环,西医常规治疗,上联,针刺,百会,印堂,患侧,曲池,足三里,三阴交,合谷,接电,疏密波,后观,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Barthel,MBI,神经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神经炎性反应
AB值:
0.1917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