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调神疏肝针法结合百忧解改善卒中后抑郁症患者抑郁症状和神经功能的临床研究
文献摘要:
目的:观察调神疏肝针法配合百忧解对卒中后抑郁症患者的抑郁症状和神经功能影响.方法:将6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对照组口服百忧解(20 mg)治疗,每日1次,连续治疗4周.观察组在口服百忧解(20 mg/d)的基础上进行调神疏肝针法治疗,取穴百会、四神聪、太冲、三阴交与肝俞,每次治疗30 min,1次/d,每周5次,治疗4周;两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治疗2周后、治疗4周后各时间点观察两组患者的24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结果:治疗2周后,两组的HAMD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NIHSS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的HAMD评分、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4周后,观察组HAMD评分、NIHSS评分显著低于2周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对照组HAMD评分、NIHSS评分显著低于2周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调神疏肝针法结合百忧解对改善卒中后抑郁患者的抑郁程度和神经功能有较好的疗效.
文献关键词:
卒中;抑郁症;调神疏肝针法;百忧解;汉密尔顿抑郁量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
作者姓名:
蔡娲;魏溪芳;张静若;张堃;刘冉;沈卫东
作者机构: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上海201203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蔡娲;魏溪芳;张静若;张堃;刘冉;沈卫东-.调神疏肝针法结合百忧解改善卒中后抑郁症患者抑郁症状和神经功能的临床研究)[J].针灸临床杂志,2022(07):15-19
A类:
调神疏肝针法
B类:
百忧解,卒中后抑郁,抑郁症患者,抑郁症状,神经功能,功能影响,取穴,百会,四神聪,太冲,三阴交,交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抑郁患者,抑郁程度
AB值:
0.14562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