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基于认知负荷理论的内瘘管理模式在首次建立动静脉内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文献摘要:
目的 探讨基于认知负荷理论的内瘘管理模式对首次建立内瘘的血液透析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9年6月~2020年5月首次建立内瘘的血液透析患者42例为观察组,实施基于认知负荷理论的内瘘管理;以2018年6月~2019年5月实施常规内瘘管理的44例为对照组.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内瘘相关知识得分为95(90.00,100.00)分,高于对照组的80(75.00,85.00)分(Z=-6.709,P<0.001);2组遵医行为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x2=29.951,P<0.001),其中观察组完全依从率为59.5%,高于对照组的6.8%(x2=27.185,P<0.001);观察组手术后1年内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为99.7%,高于对照组的99.4%(x2=6.496,P=0.011);观察组手术后1年血栓和血流量不足的发生率分别为7.1%和2.4%,低于对照组的22.7%和13.6%(x2分别为4.067和5.726,P分别为0.044和0.017).结论 基于认知负荷理论的内瘘管理模式有助于提高血液透析患者健康教育质量和内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从而减少内瘘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推广.
文献关键词:
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认知负荷理论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张洁婷;梁玉婷;刘兰霞
作者机构:
510006广州,广东省中医院大学城医院透析科;523945东莞,广州医科大学附属东莞厚街医院透析科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张洁婷;梁玉婷;刘兰霞-.基于认知负荷理论的内瘘管理模式在首次建立动静脉内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血液净化,2022(09):697-701
A类:
B类:
认知负荷理论,瘘管,首次建立,动静脉内瘘,应用效果分析,血液透析患者,识得,遵医行为,统计学差异,x2,依从率,组手,手术后,一次性穿刺成功率,血流量,流量不足,内瘘并发症
AB值:
0.17317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