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中医证候分布及用药规律研究
文献摘要:
目的:探究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中医证候分布与用药规律.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近二十年有关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文献,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进行统计分析,提取其中医证型、证素及高频药物性味、归经、功效类别,并对证素、高频药物行聚类分析.结果: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最常见的中医证型为风痰上扰证.病位证素5个,病性证素11个.30种高频中药的性味以温性、甘味最多,归经则以脾、肝、肾三经为首.功效类别方面,以补气药、平肝熄风药、利水渗湿药、理气药四类最多.证素聚类分析提示了证素"肝"的核心地位,4个药物聚类分析单元则分别针对"阴虚""瘀血""气虚""痰湿""阳亢"病机.结论: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具有"肝脾为先,首重风痰,虚实夹杂,因虚致实"的证型、证素分布特点.治疗时具有"辛散祛风,苦燥除痰,甘温补益"的用药规律.
文献关键词: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文献研究;中医证候分布;用药规律
作者姓名:
李润民;孙海洋;刘源香
作者机构:
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山东 济南 250014;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学院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李润民;孙海洋;刘源香-.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中医证候分布及用药规律研究)[J].西部中医药,2022(06):75-79
A类:
B类: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中医证候分布,用药规律研究,二十年,纳入标准,中医证型,高频药物,药物性味,归经,对证,风痰上扰,病位证素,病性证素,高频中药,温性,甘味,补气药,平肝熄风,风药,利水渗湿,理气药,四类,核心地位,别针,阴虚,瘀血,气虚,痰湿,肝脾,首重,虚实夹杂,证素分布,祛风,温补,补益
AB值:
0.286686
相似文献
1918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中医证候学特征分析的多中心研究
梅珊珊;俞超芹;丁杰;程雯;连方;段华;薛晓鸥;张明敏;罗颂平;冯晓玲;马堃;谭布珍;王佩娟;吴瑞瑾;张晋峰;徐琳;王莉;许泓;李佶;张婷婷;沈浣;曹保利;李力-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市浦东新区蔡伦路1200号,201203;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山西省中医院;昆明同仁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天津南开医院;陆军军医大学大坪医院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