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ILED
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阴虚证古方用药规律研究
文献摘要:
目的:采用数据挖掘方法分析古代方剂中治疗阴虚证方剂的用药规律,为临床以阴虚为基础证候疾病的辨治施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开发的“已上市经典名方数据库”,筛选治疗阴虚证的处方,采用古今医案云平台V2.2.3统计用药频次、药物性味归经,并进行层次聚类分析寻找核心组方。采用MATLAB进行中药关联规则分析药物配伍规律。采用Pajek64 5.13进行复杂网络分析找出核心中药。结果:纳入阴虚证处方467首,涉及中药302种,药物四气以寒为主,五味以甘为主,归经以肾经为主,核心中药包括熟地黄、麦冬、生地黄、当归等;常用药对包括山药-熟地黄、山萸肉-熟地黄、茯苓-熟地黄,高频药物可聚类为2类。结论:揭示了古代治疗阴虚证以滋阴降火为主,重视补养肾阴的同时亦注重补养肺、肝、脾阴,养阴时常配伍健脾和辛散退热类药物的用药规律,可为临床治疗阴虚证提供参考。
文献关键词:
阴虚;方剂;数据挖掘;用药规律;核心药物;古今医案云平台
作者姓名:
曾子玲;佟琳;刘思鸿;姜芬;张华敏
作者机构: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古籍资源研究室,北京 100700;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特藏资源研发部,北京 100700;南京中医药大学图书馆,南京 210023;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北京 100700
引用格式:
[1]曾子玲;佟琳;刘思鸿;姜芬;张华敏-.阴虚证古方用药规律研究)[J].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22(01):67-72
A类:
Pajek64
B类:
阴虚证,古方,用药规律研究,挖掘方法,古代方剂,证候,辨治,施药,中医科,院中,中医药信息,信息研究,经典名方,处方,古今医案云平台,V2,药物性味,性味归经,层次聚类分析,核心组方,关联规则分析,药物配伍规律,复杂网络分析,核心中药,四气,五味,中药包,熟地黄,麦冬,生地黄,当归,常用药对,山药,茯苓,高频药物,滋阴降火,补养,肾阴,脾阴,养阴,健脾,退热,核心药物
AB值:
0.33504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