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骶尾部藏毛窦Bascom臀沟抬高术要点解析
文献摘要:
骶尾部藏毛窦是一种发生于臀沟处的后天性、感染性疾病.据估计,其发病率为26/10万,男性发病率约为女性的两倍[1].骶尾部藏毛窦的主要症状是病变部位皮肤持续有分泌物、流脓或/和疼痛,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感染症状的骶尾部藏毛窦需手术治疗,手术策略的核心在于消除窦道、一期缝合创面并促进创面愈合,也可开放创面、二期愈合.目前对于骶尾部藏毛窦的治疗尚无"金标准"术式,选择开放或闭合手术尚存在争议[2].一期缝合术常用的术式有Karydakis皮瓣术、BascomⅡ皮瓣术及Limberg皮瓣术[1].Bascom认为骶尾部藏毛窦创面经久不愈的原因在于术后臀沟创面处于持续闭合的状态,使厌氧菌更容易在此繁殖,造成臀沟处创面反复感染,而采用皮瓣抬高臀沟,就能够促使创面一期愈合,并减少复发.本文主要介绍一期缝合术中切除组织最少、操作相对简单的一种术式——Bascom臀沟抬高术的手术要点.该术式由Karydakis皮瓣术改良而来, Bascom于1987年首先报道了该术式[3].现将该术式介绍如下,以期为本专业临床医师开展骶尾部藏毛窦手术提供借鉴和参考.
文献关键词: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鲜振宇;邹齐;胡邦;蔡克宇;张恒;苏丹;彭慧;任东林
作者机构: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肛肠外科 广东广州 510655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鲜振宇;邹齐;胡邦;蔡克宇;张恒;苏丹;彭慧;任东林-.骶尾部藏毛窦Bascom臀沟抬高术要点解析)[J].结直肠肛门外科,2022(01):56-58
A类:
Bascom,Karydakis,骶尾部藏毛窦手术
B类:
抬高,要点解析,后天性,感染性疾病,据估计,两倍,主要症状,病变部位,分泌物,流脓,有感,感染症状,手术策略,窦道,创面愈合,二期愈合,金标准,术式,一期缝合术,皮瓣术,Limberg,经久,厌氧菌,反复感染,中切,手术要点,先报,临床医师
AB值:
0.211722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