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夏季青藏高原低值系统与地气温差及我国降水的联系
文献摘要:
基于青藏高原低涡和切变线(简称高原低值系统)年鉴、国家气象站地面观测资料及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分析了高原低值系统多、少发年夏季高原地气温差变化的差异及其对我国降水的影响.结果表明:(1)高原夏季地气温差对高原低值系统的发生和移动有明显的影响.在低值系统频发区,多发年的地气温差明显比少发年高.(2)我国西部的青藏高原中部、东北部及西南地区在多发年降水偏多,高原南部和东南部则在少发年降水偏多;我国东部地区,多、少发年降水差异自南至北呈"+"、"-"、"+"、"-"、"+"的差值带分布特征,即华南、江淮流域、华北和东北地区降水在多发年偏多,江南地区和黄淮流域降水则在少发年偏多.(3)高原低值系统多、少发年夏季对流层的环流系统及相应垂直速度、水汽输送变化有明显差异,并影响青藏高原和我国降水的变化.在高原地区,多、少发年之间环流的差异是受高原东部和南部的气流辐合(辐散)场、相应的垂直运动差值上升(下沉)、水汽输送辐合(辐散)区域变化的影响;在东部地区,则是受南海到华南、长江流域、华北到东北为气旋(反气旋)环流系统及其间辐合(辐散)带变化的影响.
文献关键词:
高原低值系统;地气温差;降水
作者姓名:
胡洁;巩远发;黄鹏;次丹卓玛
作者机构:
西藏自治区气候中心,拉萨 850000;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成都 610225;西藏自治区昌都市气象局,昌都 854000
引用格式:
[1]胡洁;巩远发;黄鹏;次丹卓玛-.夏季青藏高原低值系统与地气温差及我国降水的联系)[J].高原山地气象研究,2022(04):9-17
A类:
B类:
高原低值系统,地气温差,青藏高原低涡,切变线,年鉴,国家气象站,地面观测,观测资料,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年夏季,温差变化,比少,青藏高原中部,东北部,西南地区,东南部,降水差异,南至北,华南,江淮流域,江南地区,黄淮,对流层,环流系统,垂直速度,水汽输送,高原地区,原东,辐合,垂直运动,南海,长江流域,反气旋,其间
AB值:
0.31703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