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晋北地区不同粮草轮作模式的产量及经济效益分析
文献摘要:
为探究晋北地区不同粮草轮作模式的产量及经济效益,2017—2019年在朔州市朔城区进行了燕麦—毛苕子—青贮玉米(O-H-C)、燕麦—毛苕子—谷子(O-H-M)、燕麦—毛苕子—燕麦(O-H-O)、燕麦—大豆—青贮玉米(O-S-C)、燕麦—大豆—谷子(O-S-M)、燕麦—大豆—燕麦(O-S-O)、燕麦—燕麦—青贮玉米(O-O-C)、燕麦—燕麦—谷子(O-O-M)8个粮草轮作模式的田间试验,以生物产量和经济收入为评价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有青贮玉米的3个轮作模式(O-H-C、O-S-C、O-O-C)生物产量较高,平均为25845.7 kg/hm2,以燕麦为主体的4个轮作模式(O-H-O、O-S-O、O-O-C、O-O-M)生物产量较低,平均为19641 kg/hm2;有谷子的3个轮作模式(O-H-M、O-S-M、O-O-M)经济效益较高,平均为20115元/hm2,以燕麦为主体的4个轮作模式(O-H-O、O-S-O、O-O-C、O-O-M)经济效益较低,平均为10672元/hm2.综上,燕麦—毛苕子—谷子、燕麦—大豆—青贮玉米、燕麦—毛苕子—青贮玉米和燕麦—大豆—谷子等4个粮草轮作模式生物产量和经济效益较高,是晋西北地区比较理想的粮草轮作模式.
文献关键词:
粮草轮作;轮作模式;生物产量;经济效益
作者姓名:
侯东来;刘建宁;石永红;张婷;方志红;贾会丽;吴欣明;池惠武
作者机构:
山西省畜牧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山西 太原 030001;山西农业大学 草业学院,山西 太原 030032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侯东来;刘建宁;石永红;张婷;方志红;贾会丽;吴欣明;池惠武-.晋北地区不同粮草轮作模式的产量及经济效益分析)[J].山西农业科学,2022(12):1662-1667
A类:
B类:
晋北地区,粮草轮作,轮作模式,经济效益分析,朔州市,朔城区,燕麦,毛苕子,青贮玉米,谷子,大豆,田间试验,生物产量,经济收入,hm2,模式生物,晋西北地区,地区比较,较理想
AB值:
0.15876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